心与心的交流——临床病理科基地召开住培座谈会
新年伊始,为全面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关心本基地住院医师工作学习生活状况,收集住院医师对基地带教、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倾听住院医师心声,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2024年1月30日上午,我院临床病理科基地住培座谈会在病理科会议室召开。
参加座谈的有临床病理科基地主任王立峰、教学主任王瑞芬、指导医师管雯斌及基地全体住院医师,并邀请临床医学院教务部邹鹿鸣主任及教学管理人员黄佳沁、张璐、郭银莉一同出席,座谈会由教学秘书李金华主持。
本次座谈会设置了“你心目中的优秀指导医师/住院医师”“对目前工作、学习、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两个主题。住院医师与指导医师都踊跃发言、热烈交流。住院医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导师带教、临床工作、学习与生活情况积极发言。
对于“心目中的优秀指导医师”,大家各抒己见,住院医师希望指导医师能更好做到分层次带教,多分享自己的经验,教授诊断思路、要点,快速搭起知识框架;工作中严谨,生活中可亲,亦师亦友。同时指导医师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更加勤奋好学。由于病理学科的特殊性,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动查阅文献和工具书自学的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最新进展,不断学习老师的诊断技巧、思路、沟通技巧等方法,方能使自己强大。一年级时遇到的病例多,在刚开始的时候分系统、章节学习,逐一攻克,对常见病、多发病学会归纳总结。
王立峰主任指出,优秀的住院医师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规范化培训是人生一段宝贵的阅历,不要怕犯错,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要逐渐摒弃填鸭式教育,注重讨论和交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开拓思维,将会事半功倍。她同时强调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要有正能量、有共情、有道德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关于“意见与建议”,住院医师提出,刚入基地时,对免疫组化的应用及判读、取材中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有差距,描述的术语不统一等问题;并且希望能得到更多关于分子病理方面的学习。参加会议的老师们悉心听取每一位住院医师的发言并详细记录,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及时回应与互动交流。管雯斌老师表示可以增加基础内容的讲授,帮助大家夯实基础知识。王瑞芬老师表示分子、免疫组化的学习可以从最常见疾病入手,慢慢积累,逐渐扩充。王立峰主任强调,作为病理科医生,要充分意识到取材工作的重要性与神圣性,同时表示将调整临床小讲课内容,增加免疫组化、分子等方面的带教,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她也鼓励大家利用专业平台、公共媒体等多途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临床医学院老师们也悉心了解了大家对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技能比赛、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建议。
通过本次“零距离”交流,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指导医师更加了解住院医师的所思所想所需,教学小组也会针对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病理医师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规培医师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成长为合格的病理医师。
临床病理科基地 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