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到检验:跨界成长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3日 浏览次数:6345

临床到检验:跨界成长的感悟

    3年前,检验医学对我来说,是一片充满了未知与好奇的领域。也许和大部分临床医生和医学生一样,我大概的印象是,检验科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部门,他们的工作似乎只是简单地处理样本、运行机器,然后给出一些数字或符号的结果。当时还是临床医生的我,眼里只有病人,通过一张张的检验报告和检验科取得微弱的联系。那时的我从未想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和符号背后,隐藏着如何复杂而精细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操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幸进入检验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开始逐渐揭开这个神秘领域的面纱。我了解到,检验医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疾病诊断、早期诊断、用药指导、预后判断、疗效监测及疾病预测预警等全周期医疗决策中,70%~80% 的数据来源于检验医学,检验科可以说是临床诊疗中的“扛把子”。每一个样本都承载着病人的希望和健康,每一条数据的背后都隐藏着疾病的秘密。因此,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操作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严谨,确保每一个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手段。检验医学的专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以适应这一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之前短暂的临床医生生涯中,我也从来没有考虑过检验的质量控制等问题。实际上,想要获得一份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需要依赖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方位质量控制。其中分析前阶段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基础,如果标本不合格,所有检验都没有意义。从医生开立医嘱开始,包括护士执行医嘱、患者准备、护士采集标本、标本储存及标本运送交接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不合格标本发生,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60%的检验误差来自分析前阶段。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采血管的选择、采血的时机、采血量、是否空腹等等。可见,准确的检验结果不止与检验科有关,也和医护、患者、物流等方面也息息相关。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严谨态度决定了医嘱的准确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正确的准备方式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前提;而物流环节的高效和准确则是确保标本及时、安全送达检验科的关键。因此,要想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此外,在检测过程中,方法学和试剂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有一次,临床医生向我们临床实验室反映有两位患者抗dsDNA抗体升高,但完全没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他们难以决策。为了查明是不是所使用的试剂有非特异结合抗体的情况,我们使用了5种不同的试剂和方法来检测同一批样本。结果发现,不同试剂和方法得出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选择试剂和方法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灵敏度、特异性、成本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我还了解到,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关注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一旦试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量样本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影响整个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因此,他们需要定期对试剂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实,相比其他科,检验科的住培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是生源受限。参与住培的检验医师主要来源于五年制检验医学或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然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该专业毕业生被授予理学学位,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此不能满足住培准入条件,而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又因为不了解检验、就业前景不稳定等因素,很少愿意选择检验科作为住培方向,这就导致了检验住培的生源严重受限。其次,许多医院检验科并未设立专门的检验医师岗位,即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成功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也可能面临无法注册的困境,这不利于检验医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所以,我们基地的检验科的住培生也比较少,住培基地因地制宜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检验科的老师讲解。教学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包括小讲课、临床巡诊、病例讨论、检验报告解读、质控分析、文献解读、科研讨论会等等。我们的课可以称得上“超级VIP课程”,一对一、一对二的“小而精”的教学模式也让我们的参与感极强,积极性很高,每次上课或讨论的气氛更热烈。另一方面,从临床到检验的“跨界”使我对检验知识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但基地也存在检验五年制出身的学员,他们可能对临床知识不够熟悉。为了应对住培医师在培训需求、目的性和职业规划方面的不同问题,科室在标准化培训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对我们进行多层次、针对性的辅导,这也大大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

    与临床的沟通也是住培过程中对检验医师培养的重要一环,也是医疗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提升诊断准确性、优化检验流程起关键作用。我们基地主要采取线上线下联络、科会宣讲等方式。线上,我们利用微信、电话等随时沟通;线下则定期组织科会宣讲,邀请临床医生和检验医师共同参与,就临床中遇到的检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这些方式不仅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也为检验医师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总而言之,三年的规培生活,让我对检验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深感自己收获颇丰。我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也感谢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给我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紧密融合的背景下,新检验技术正与临床诊疗深度融合,成为医生临床决策的关键支持。站在新的节点,我将不懈追求,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检验医师。

检验医学科 住院医师 郜秀盼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