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的研究会给妈妈的乳汁作为成分分析。有些人就奇怪了,都说母乳最好,为啥还要做乳汁成分分析?这不是智商税吗?作为一名超长待机的母乳妈妈,我来唠一唠为什么我们给母乳研究志愿者做母乳成分分析。新生命诞生后,妈妈们义无反顾成为宝宝的首要照顾人以及“粮仓”,面临着重重考验。堵奶、追奶、吸奶、喂奶……你们见过凌晨四点的灯光吗?是的,每个妈妈都见过凌晨1点,2点,3点,4点,5点……每个小时的灯光。差旅途中,开会中,憋着胸前两块大石头焦躁不安;体型变化穿不下优雅美丽的工作套装,只能宽松老头衫;为了安全哺乳,没法烫发染发,膨化和零嘴皆远离……
这些苦和泪,只有经历过的妈妈们才知道!不仅如此,更多的“怪兽”还在前方等着...
首先在如何看护照顾宝宝的意见上,家庭内部常常出现分歧。我们在志愿者群中收集到的“迷之操作”包括......打嗝了一定要给孩子喂奶,洗澡后也必须喝一口热奶;孩子吃奶粉睡的才踏实;月子里就给孩子把屎把尿;包蜡烛包;红线绑腿能预防罗圈腿;夏天也要长袖长裤穿袜子,不开空调,怕孩子脾胃受凉;给满月的女婴儿挤乳头预防乳头内陷;床头放剪刀利器;宝宝夜里受惊,叫一下魂就会好。都2020年了......怎么还会有这些“谜之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宝宝的养育知识持续在更新。我们不能按照以往的观念来看待宝宝,切勿顽固守旧,用陈旧的观点来养育宝宝。建议家中参与抚育宝宝的成员,可以关注新华医院公众号和倡导科学养育的平台,大家一起为照顾好宝宝而努力。妈妈们作为首要抚养人应该更加坚定,摆事实讲道理,对于一些威胁到宝宝安全和健康的“红线行为”,一定要拒绝。
在此也呼吁,其他家庭成员在照顾宝宝的问题上,多多听听妈妈的看法,把话语权还给妈妈。另有一些妈妈是由于自身出现身体状况而产生了自我怀疑。我感冒了,我还能喂奶吗?宝宝感染是不是我通过母乳传染到宝宝的?乳腺炎了,奶还能喂吗?来月经了,奶还能喂吗?生气后的奶是不是有毒?答应我,千万不要让奶背锅好吗?其次,在面对并且试图破除诸多“危机”的同时,妈妈们还要面临很多质疑和“指导”,常见以下两类“迷之话语”。
第一种,奶的营养危机。相信很多妈妈都面对过这样的“拷问”:
宝宝怎么吃完了还是闹,肯定奶稀了!超过6个月奶就没有营养了!宝宝长得慢,是不是奶不行了?奶那么清,你的奶没有营养!成色比奶粉差那么多,吃奶粉吧。快吃点**,下奶的!乳房里的奶隔夜了,对宝宝肠胃不好!小孩哭就是没吃饱,再补一点奶粉吧!所以,我自己身上的奶,我不清楚,还要听别人的咯?!
第二种,是断奶危机。常听到的“话语”是:
母乳六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了,断了吧!宝宝长的慢了肯定是奶没营养了,断了吃奶粉吧!别家宝宝吃奶粉长的又胖又好,你这母乳不行!宝宝怎么一点都不奶胖,奶质量不好吧?快点断奶,否则宝宝恋奶不吃饭!哪有吃到1岁还吃母乳啊,别人要笑话的!
忍不住说一句,母乳喂养,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母乳喂养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没有母乳就没有人类。在母乳喂养可行的时候,就强行中断母乳喂养,不合理而且残忍。这是我国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的“大足石刻”。这一“父母恩重经变相”石刻展示了母乳喂养孩子较长时间的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大(约2-3岁)的孩子站立在母亲胸前吸吮妈妈的乳汁。这一石刻提醒人们不要过早急于断奶。用母乳喂养孩子不仅仅是提供营养物质,而且是一种自然和谐的母子亲情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在我们身边,哺乳妈妈超过六个月就会被提醒“好断奶了”。即使是在医学界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劝人断奶的声音。这当然是不合理的。母乳喂养始终是妈妈和宝宝两个人的“私事”。这些好心规劝请绕路。
近年来奶粉出现不少安全事件,威胁到孩子的健康,而通过母乳喂养完全可以避免。各种研究也都证实了,与奶粉喂养相比,母乳喂养的优势太多了。面对这些来自他人的怀疑和自我怀疑,这届妈妈们实在是太难了!不少新妈妈积极参与母乳喂养研究,不光是为了全程科学养育,优化喂养,也源于一些焦虑和无奈。“我的奶好不好”、“我的奶没问题吧”这些个疑问,深深藏着大家的焦虑。我们通过分析每个妈妈不同泌乳阶段的乳汁特征,使用膳食调查手段了解妈妈的饮食习惯,给妈妈们个体化指导和建议,不少妈妈通过了母乳成分分析找到了信心和勇气。
其实,每个妈妈的母乳,且每个阶段的乳汁都非常的特别,在此举3个案例。
1、这是一位健康足月儿的妈妈的乳汁
下图为初乳阶段
下图为成熟乳早期阶段
在产后早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乳汁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我们都知道初乳阶段乳汁中富含各种免疫蛋白质,虽然我们没有对这些免疫蛋白质直接进行定量分析,但在这里我们可以间接看到这现象。这位妈妈早期乳汁的特点还在于乳糖略微偏高一点,与宝宝当时出现频繁肠胀气甚至腹泻的情况较为吻合。所以当时建议短期使用乳糖酶缓解症状。在后一次成熟乳阶段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乳糖已处于参考范围中,经过了解,腹胀和腹泻的情况完全消失,主要原因还是宝宝肠道功能逐渐完善,能够充分吸收妈妈乳汁中的营养了。
2、这是一位双胎宝妈,始终坚定并执行母乳喂养,而且做到了纯母乳喂养目前已经超过8个月,而且打算继续母乳喂养。下图为早期成熟乳
下图为晚期成熟乳
下图为晚乳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双胎妈妈的乳汁,在早期成熟乳的阶段,呈现出超高的能量以及超高的营养素密度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也见于很多双胎妈妈的乳汁,也常见于早产儿妈妈的乳汁。这源于母乳的智能调节作用。区别是双胎妈妈的产出加倍,消耗自然会更加大。因此更加要注意平时的膳食摄入。在晚期成熟乳的阶段,虽然看起来乳汁能量很充足,但是由于双胎宝妈每日营养素成倍消耗。所以部分营养素出现相对不足的迹象了,故特别进行营养指导,要求强化妈妈的营养摄入。这时宝宝已到了添加辅食的年纪,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辅食的添加也不可耽误。第三次检测时已接近晚乳阶段。可见到原有不足营养素已经回升,但是又出现脂肪的含量下降。经过了解,妈妈由于长期双胎母乳喂养,自身的储备逐渐消耗,故仍然需要持续强化自己的饮食,才能走得更远。
3、这是一位超长待机妈妈的乳汁,这位妈妈一直纯母乳喂养,已经20余月。
这份报告,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非常“好”的,甚至有点过剩了,这自然破除了“长期哺乳母乳没有营养”的误解。结合这位妈妈的人体成分分析和饮食调查,我还是为她提出建议做一些调整:可以减少膳食中的脂肪摄入,稍微控制能量摄入,同时增加运动,减少体脂肪的蓄积,同时继续母乳喂养,增加能量消耗。尽早成为“瘦瘦美美”的哺乳妈妈。一开始,这位妈妈还对是否需要继续母乳喂养有所纠结。现在完全放下担心,打算继续喂养。这一份份简单的母乳成分分析报告,无论体现出的是什么样的乳汁特征,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
从广度上来说,虽然近几十年来对母乳营养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我们目前了解到的还远远不够。母乳当中有数千种物质,其中有很多物质的功能已经为人们熟知,但其中更多的都没有被研究透彻。人们开发奶粉的初衷是用来帮助那些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的生存问题,所以奶粉的本质是母乳的代用品。任何奶粉都在以母乳作为“金标准”,不断的模仿,从未超越。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母乳中各种营养物质始终存在,而且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少变化过程实际上是随着宝宝的生长而呈现适应性的变化。母乳作为妈妈产出的一部分,从成分上的变化体现出妈妈对宝宝全方位的呵护。这是早在1982年就发表的一项研究,在产后12个月的时候,母乳中的免疫活性因子始终存在,而且水平甚至高达产后早期成熟乳的水平。
另有研究探索了产后一年到三年的哺乳阶段中母乳免疫成分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哺乳时间的延长,乳汁中并未出现各种免疫物质的下降。因此,从各种意义上来讲,母乳肯定比奶粉有营养。妈妈们,不要对自己抱有任何的怀疑,你的乳汁是最好的,是任何奶粉都做不到的,对于宝宝来说是最易获得的最好的礼物。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放心大胆喂下去吧!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也了解到,那么多的妈妈和家庭对母乳喂养充满焦虑,还需要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母乳成分分析来“找信心”,实在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实际上需要更多研究和知识普及,以及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我们新华医院的母乳研究项目,组建了妈妈群,不同阶段的母乳妈妈一起分享喂养经验,互帮互助,定期分享答疑,乳汁成分分析全程免费。欢迎产后刚孕育宝宝的妈妈来加入我们,如果是成熟乳阶段的妈妈,如果有产后早期(小于14天)冻乳,也欢迎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