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上网课学不好?父母最好退一步,给“神兽”机会修炼“内在动力”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9日 浏览次数:17294

寒假放了快两个月的上海囡囡们,这个月终于迎来了“云开学”!统一的课表、统一的授课,史无前例的“全民网课”却让家长们焦虑不堪、人仰马翻!“宅”家上网课学不好?别急着吐槽!其实,这是个给“神兽”修炼“内在动力”的大好时机。作为青少年来说,父母和老师对于自己寄予厚望,包括学业成绩、个人责任感、社会独立性以及怎样避免错误决定的良好意识。而当这些期望超出青少年自身的自尊及自我价值时,他/她可能会选择后退或退出以应付这种压力,比如不愿学习,甚至退学等。

很多家长可能更会倾向于忧心忡忡的去唠叨、说教甚至恳求孩子去进步、去尝试。但这会适得其反,当父母给与压力越多,孩子越不太可能去适当控制自己并主动承担责任。实际上过于操控孩子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加剧。建议父母最好退一步,避免以过度干涉的方式提供帮助,而应在不影响其迅速独立或阳刚之气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基于以上原则,建议父母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控制、连接、能力。

1、在与青少年的权力斗争中放弃控制权

如果家长试图通过强迫孩子做功课或取得好成绩来控制他/他,那么在孩子不做作业的情况下反而是孩子控制了家长。内在动力源于自主-尊重青少年自主的做出自己的选择。提供参数,但允许孩子负责此项任务,例如准备考试——询问孩子,如果他/她尽力而为,他认为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什么成绩。同意他应该去争取A或B,但是如果一项测试特别难,则C +就可以了。询问您的青少年孩子是否需要任何学习帮助或支持,例如一些辅导书籍,或者一些学习技巧的指导等。如果他在测试中得分为D,请说明后果。例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因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学习,所以限制了他参加社交或玩视频游戏的时间。在没有持续监督的情况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学习,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让孩子面对他/她选择的后果,而不是去拯救孩子。通过减少控制和增加结构式的管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

2、创建连接

青少年需要父母接受他/她现在是谁,而不是父母认为他/她可以成为谁。这也意味着家长需要接受为人父母的局限性。父母可以去保护、培养和指导孩子。但是尤其是青春期以后,孩子需要开始掌控自己的未来。父母应着重于抚养孩子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目标。育儿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关系。父母通过与自己的孩子建立紧密的联系来培养孩子。父母过多的干涉及控制孩子会导致非常不愉快的关系。父母需要有同情心地去理解孩子在学校的问题不仅在于孩子,还在于对孩子提出过多要求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父母养育的结果并不是让一个18岁的孩子完全独立,而是让孩子准备好开始一生的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3、培养孩子的能力

当父母对孩子的帮助过多时,家长会无意间剥夺了青少年学习独立应对的机会。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应该去教会孩子如何应对自己的焦虑以及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希望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A、树立成长的心态

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孩子通常认为天赋和智力是天生的–努力学习并不会产生更好的结果,他们会认为:“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我本来就不擅长数学。”这种心态会导致挫败感。有成长心态的孩子将失败视为学习更多知识的机会。如果他们坚持下去,他们就会进步并取得成功。有成长心态的人认为:“我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家长可以通过询问以下问题来挑战青少年的思想:

1、你认为智力是天生的并且无法改变吗?

2、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学习新事物,但并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聪明才智吗?

3、你是否相信无论拥有多少天分,都可以随时对其进行很多更改?

B、树立成长的心态

家长应将对青少年的期望集中在过程上,而不是成就上。与其称赞孩子的聪明才智,不如告诉他/她父母为其努力而感到自豪。当家长过多地关注结果时,如果孩子无法达到目标,则可能会感到羞耻-因此孩子更有可能选择退出。

C、树立成长的心态

支架式教育会支持青少年直到他/她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并可以指导孩子学习如何超越自己能力。列出父母一周内为孩子所做的所有事情。然后选出他/她可以独立做的所有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询问青少年孩子“你的计划是什么?”为了实现计划做什么,引导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做。了解青少年孩子的能力范围—他/她可以做什么,以及在哪方面孩子需要帮助。但是家长需要小心的是父母只能提供青少年继续前进时所需要的帮助,同时需要保持任务简单以应对挫折。让青少年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但是家长在孩子完成事情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去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指出一些可能会有帮助的事情。询问青少年有关未来自己的问题,但是不要唠叨。 “如果你因为没做完家务而买不起礼物,将来在生日聚会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导孩子的准则是:“如果你在开始的时候遇到困难,那么第一步可能迈的步子太大了”和“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则不应该放在计划中。”,这是一种提醒孩子及其父母不要过于控制的一种方式。

上海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的医疗服务理念在于着眼人一生发展,重视从儿童早期开始心理健康促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仅缓解症状而且促进功能和人格发展,跨精神医学、心理学和发育行为的多维诊疗。服务对象包含从儿童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人群,诊疗范畴涉及心理健康发展、一般心理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促进宣教咨询以及评估和诊疗。病种以综合医院中的心理咨询、轻度和中度心理精神障碍为主,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境障碍、躯体疾病共患精神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等,更对从婴幼儿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整合性应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承担医院精神相关临床问题的联络会诊。

科室目前开设心理门诊普通门诊、儿童青少年专科门诊、注意力与学习问题专科门诊、儿童青少年专家门诊以及特需门诊,目前每月就诊病人3000余人次,心理治疗50余人次。科室不断开展新的检查和治疗项目,多项为国内率先开展项目。其中0-12岁儿童气质评估系统为科室独立研制开发,并在国内百余家单位推广使用,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治、科研上,科室在国内最早开展从幼儿到成人ADHD全年龄段诊疗,制定综合治疗计划。科室自行研发幼儿和儿童执行功能团体训练治疗,进行儿童执行功能治疗多年,并积极开拓开展成人注意缺陷的执行功能和情绪调控治疗。对于各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和障碍,如发育行为障碍(智力障碍、孤独谱系障碍、抽动障碍、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ODD)等伴情绪、冲动等问题,临床心理科多年来坚持开展儿童情绪调控训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的另一特色在于心理创伤相关障碍的干预和诊疗,应用眼动脱敏再加工(EMDR)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心理创伤;与此同时开展儿童心理危机/应激团体预防性和事后干预,自行研发整套方案并在学校和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为幼儿园、中小学以及社区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提供了高水平的指导和服务。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