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气温偏低、作息规律改变、假期饮食调整、锻炼条件受限制、内心情绪紧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减少外出、宅在家中,种种因素导致一些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也可能出现反复或加重。尽管多地医疗秩序已经恢复正常,但血压的管理仍然是一场高度依赖患者本人的持久战。最近一段时间,你的高血压失控了吗?今天,小编请来专家和大家聊聊高血压患者疫情期间的抗“压”指南。
No.1 疫情期间高血压患者应如何管理血压?
专家说:血压控制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尽管疫情对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但高血压患者仍应坚持血压监测、生活习惯调整、药物治疗这三大措施。首先,就血压监测而言,对于新诊断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早晚各1次,连续一周;待稳定后,可调整至每周1-2次【1】,并将每次测量的血压结果记录到表格中,便于医生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其次,高血压患者需要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比如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居家锻炼和外出锻炼、情绪放松、规律作息等。最后,药物治疗,作为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应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规律服药,切勿随意减量甚至停药,以免造成血压波动,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收缩压<100mmHg且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时,也应到医院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No.2 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
专家说:家庭自测血压的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mmHg。也就是说一般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应该<135/85mmHg;年龄在65~79岁的家庭血压应<140/90mmHg;而大于80岁老人血压目标应<150/9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更为严格,应<130/80mmHg【2】。而对于合并其他疾病如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颤等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应根据临床医生确定的降压目标而定。
No.3 因疫情居家期间血压升高了,是病情加重了吗?
专家说:血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只要平静状态下血压波动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较自己本身情况升高不超过10-15mmg),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居家期间发现血压升高,首先应排除饮食摄盐增加、情绪紧张、未及时服用药物等因素,如针对原因调整后仍未改善,需要考虑高血压病情进展的可能,可在做好自我防护后到医院就诊。
No.4 网上有消息说:服用依那普利、缬沙坦这类药物会增加患者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这是真的吗?需要停药吗?
专家说:近期依那普利(ACEI类)、缬沙坦(ARB类)是否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引起了较大争议。但是目前没有临床证据证明服用这两类药物会增加感染机会,而关于其在新冠肺炎病程中的作用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目前来看,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而且有明确的保护心肾功能的作用。因此,普通高血压患者应该坚持原来的降压治疗方案,不应擅自停药【3】。而对于高血压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No.5 哪些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当紧急就医?
专家说: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救治:
意识丧失或模糊;
血压突然显著升高(≥180/120mmHg),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突发语言障碍、肢体无力等;
持续性胸背部疼痛;下肢水肿、呼吸困难或不能平卧;
胸闷胸痛伴大汗、窒息感、恶心呕吐或持续不缓解者;
尿中出现大量泡沫或血尿;
或饮水量无明显改变情况下尿量突然显著减少;
血压过低或测不出,心率过快或过慢等生命体征明显异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