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空调、喝冰水,凉得爽快?上海最“热”急诊室,这些病高发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9日 浏览次数:13874

温馨提示:台风过后,今天起又要重回副热带高压的掌控!又是持续宛如“复制黏贴”的高温,本周日,极端最高可达37℃!热得难受!凉得爽快?7*24小时孵空调,快乐肥宅水冰镇不离手……新华医院急诊室内,红色警报频频响起:每天急诊室绿色通道外,五六十辆救护车送来急诊病人。

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费爱华指出:

①今年夏季感冒发烧的病人大幅减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暑病人;

②与空调相关的疾病凸显;

③急性胃肠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成了高温天急诊室中的常见病。

空调是救命神器一分钟都不舍得关?

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最近不少小伙伴出现了这些症状!不是高温中暑的症状,可能就是空调综合征在作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调病,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孵出来的!不管外面几度,有了空调,就可以享受凉爽,这是救命神器,一分钟都舍不得关。

孵空调是有讲究的!

①在空调频繁开放的季节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2-3小时1次。

②合理调整室内温差,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8度为宜。

③避免直接吹冷气,注意颈部及膝关节部位的保暖。

④大量饮温热开水,致机体排汗祛凉,在治疗期间避免再受风寒。

⑤再热的天也要保证每天一定的室外活动。

身体热,灌一口冰冰的快乐肥宅水?

还有不少人,高温天也因为吃吃吃进了急诊室!身体热的时候,灌一口冰冰的快乐肥宅水;夏季晚风里的火锅烧烤不能少,再来点冰啤酒冰可乐,一口烫的,一口冰,就是夏季舌尖上的极致快感。好了,快乐之后就是胃肠道的抵抗了!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急性胃肠道感染。身体里的器官对温度非常敏感,喜暖怕冷,即使在非常热的时候,也会因受凉发生肠胃方面的疾病。冷热食物交替食用,一冷一热会降低肠胃的消化能力,引起胃胀胃酸。胃酸过多时,酸性分泌物会刺激胃粘膜,容易得急性胃肠炎。大量的冷饮下肚,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浓度下降,增加心脏负担,严重的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

夏天一定要更加温柔对待你的胃肠道!

①及时补充水分与矿物质。在常温下,健康人每天摄水量应在2000—2500毫升,若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劳动或运动,建议每小时补足500-1000ml的水。

②记住啊,饮料真的没有白开水解渴。

③热食和冷饮应至少间隔半小时再食用。

④腹泻者可以予以补液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电解质紊乱情况。

急诊室里,二三十岁年轻人在急救!

新华医院急诊室是上海急诊量最高的急诊室之一。今年疫情下的夏季急诊室,感冒发烧的呼吸道疾病从往年的每天几百个急诊量减少三分之一。费爱华分析,今年疫情也在改变急诊的病人结构。大家出行普遍戴口罩,养成洗手好习惯呼吸道疾病在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抢救病人、重症病人急救量并没有减少。其中,年轻人的身影不少!三十岁的年轻男子感到胸闷,进入新华医院急诊室,一系列的检查后,并没有特别异常的情况。急诊医生们没有掉以轻心,留院密切观察。几个小时后,心梗警报响起,瞬间加剧。医生们立即将其送到胸痛中心进行介入治疗。原来最初的胸闷是超早期的心梗症状。

今夏,心脑血管疾病在高发。

专家们指出,夏天出汗比较多,体内水分流失,不及时饮水,血液粘稠度高了血液循环不畅。室内外温差大,引起血压波动。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另外,天气一热,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血压容易上升,加上夏天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量大,都是心脑血管高发诱因。因此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轻人,夏天更要多喝水、注意休息、稳定情绪。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慢病病人在医生指导下增减药物,把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最近,急诊室里还有两个年轻人也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他们都是因为夏季大量运动引发了横纹肌溶解,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一个200斤重,夏天为了减肥在家里跑步机跑步,突然发现小便颜色变深到急诊室就诊。原来,因为运动引发了肌肉局部温度突然升高,发生横纹肌溶解。平时不运动的人突然大量运动一定要当心,务必循序渐进,一旦发现尿液变红、没有小便等症状赶紧到医院。

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今年连续的高温天气,将至少持续到8月中旬。持续烧烤模式,你做好准备了吗?

1、在高温的环境中工作,特别是夏季进行运动,建议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便于身体逐步适应高温的环境。若感觉心跳加速、胸闷憋气等不适,尤其出现头晕、意识模糊、体虚,甚至晕倒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就近寻找凉爽通风的背阴处休息。

2、特别注意饮食和休息。夏季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3、夜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避免风扇、空调直吹,避免引发不适。中午短暂的小睡,能缓解一上午工作的疲劳,使身体各系统得到休息。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