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听力下降,除了说话大声点,还可以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8日 浏览次数:1746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我能听到你的声音,但是听不清楚”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发现耳朵不好使了。大部分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听不见很正常,担心给子女添麻烦、怕花钱,选择默默忍着。

但是,听力下降可不仅仅是听不见这么简单!

随着时间推移,老人会变得越来越沉默,逐渐出现自卑、焦虑、孤僻、认知功能衰退等症状。甚至发展为老年痴呆症。

如果发现家里老人出现以上听力下降的情况,建议尽快带他们去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及早治疗和干预。

作为家人,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大声点儿”,还能做些什么来和老年人更好地沟通呢?

佩戴助听设备

对于使用药物治疗不能改善的听力损失,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是帮助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提高听力、改善听觉言语交流的有效手段。

研究发现,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使用助听器,可以减缓听力退化的过程,帮助他们顺畅地与人交流,改善心理状态。很多老年人听力下降后,非等到什么都听不清时才佩戴助听器。殊不知,长时间听不清声音,不与人交流,大脑会越来越迟钝。

当助听器不能满足听觉需求时,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改善患者的听觉言语交流能力。

验配好助听设备后,如何进一步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呢?

沟通是双向的,要想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以后听得好,除了助听器选配得当,还有些交流小技巧可以帮助他们的助听器发挥更大作用。

距离近一点,面对面交流

沟通时距离近些可以让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听得更清楚。另外,尽量不要捂住口鼻或者挡住脸,用手语交流时也可以加上口型,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从面部表情或唇语等多方面获得信息,交流更顺畅。

语速慢一些

当我们与语速快的朋友交流时,通常需要更集中注意力去聆听。而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言语分辨力普遍较差,如果对方语速很快,这样的交流对于他们来说会非常艰难。建议在与他们交流时,语速适当放慢些,帮助理解。

3 音量不要太大

人们总是觉得和听力不好的人说话,大点声就行了,但是戴了助听器以后就不必如此了。声音过大会反而会使声音变调,不容易听清,还可能会改变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和情绪,让老年人产生误会。

简化复杂的句子

在与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交流时,尽量不要用太长或者拗口的句子。把长句简化成两个短的句子,这样更好理解。

观察对方是否明白你的意思

当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听不清楚某些话时,有时会假装听懂来避免尴尬。建议交流时要注意他们的反应,看看他们是否明白你说的话。如果发现对方有些疑惑,可以强调一下关键字,不用整句重复。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佩戴助听器并不是自身缺陷的表现,它体现了生活质量在提高,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应该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交流,保持乐观的心态、活跃的思维。另外,如同配眼镜一样,助听器不是买,而是验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因此建议不要盲目去商店购买,而是到医院或者验配中心去选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我们要多给老人一些陪伴,经常聊聊天增进感情,预防他们认知能力下降,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