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营养不良,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在过去吃不饱肚子的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而在医院里,尤其是住院患者身上,这是一个发生率很高、却常常被忽视的严重问题。
很多慢性疾病、创伤、大手术,都会消耗非常高的能量,而此刻的患者,常常因为疾病原因不思饮食或不能进食,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并且没有额外的营养补充,那么很有可能产生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的患者外在体现可能只是更消瘦了,但是这却会引起住院时间延长、伤口难以愈合、肌肉萎缩、感染率增高等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要解决营养问题?
事实上,营养不良在住院患者中非常常见,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的疾病包括肿瘤、结核病、急慢性肾损伤、颅脑损伤、重症肺炎、腹部大手术等。据统计显示,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50%,但是很多病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治疗。
研究表明,得到充分营养治疗的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而及早识别营养风险,进行营养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
很多病人对于营养风险存在误区,觉得只要控制原发病,营养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也有些病人盲目购买保健品或吃海参、鲍鱼等滋补,并不清楚什么才是更适合自己的。
其实,早早识别营养不良的风险,减少营养干预的误区,才能让治疗事半功倍。
如何识别营养不良风险?
在临床上,一般使用NRS2002评分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内容分为三部分,涉及疾病、营养状态和年龄。≥3分即表明存在营养风险,需要营养干预,≥5分表明存在严重营养风险。
(图表 NRS2002评分)
当然,对于一般的患者和家属来说,可以使用一些更直观的判断标准。如果存在以下的问题,说明家属和患者需要引起重视了。
1、饮食情况不好:胃口不好,总是吃不下饭;因为疾病原因长期摄入较少。
2、体重异常下降: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过多,或体重持续下降。
3、疾病消耗:所患的疾病可能会造成营养的消耗,比如肿瘤,创伤和大手术的病人,在一定时间内或长期时间患者对营养的需求量会增加,因此,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消耗。
当认识到存在营养风险之后,作为患者或家属,也不用过分紧张,通常可以采取科学的手段补充营养,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良,这对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恢复也是很有好处的。
因此,我们要意识到,营养不良和疾病状况是互相影响的,如果忽视营养补充,那么将会造成疾病和营养问题的恶性循环。
在此,我们也要纠正一些常见的营养补充误区!
吃蛋白粉更好吗?
有一些病人饮食不佳,家属会买一些蛋白粉给病人补充营养。但是,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吃蛋白粉来补充营养,对于肝肾功能欠佳的病人,过多的蛋白粉会造成代谢负担。
如果是单纯的吃不下饭,比如化疗造成的恶心、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摄入不足,此时病人的主要营养问题是整体营养水平欠佳,而蛋白粉则是着重补充蛋白质。
因此,最好是可以提高膳食的摄入,或者补充一些全营养粉。当然,也有些患者饮食状况不错,只是疾病对蛋白质的消耗更多了,那么这个时候补充蛋白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海参鲍鱼营养好?
一些家属会给患者选择食物补品,比如海参、燕窝、鲍鱼等,觉得这些食物营养丰富,适合养病。
实际上,补品并不适合经常食用,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忌口,那么更推荐的是均衡饮食,通过摄入充足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发物”忌口?
当人们讲到“发物”的时候,其实对它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中医也很难找到“发物”的明确定义。有部分肿瘤患者,认为鸡蛋、牛肉、鸡肉等,都属于会刺激疾病发作的“发物”,因此避免食用,其实在中医和西医中都没有这样的建议。
对于没有特殊忌口的疾病,我们更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胃肠道功能来选择食物,如果没有食物过敏、食用后不会产生不适,那么是可以适量食用的。
我们该选择什么?
一般来说,在没有特殊疾病限制的情况下,我们推荐均衡饮食,依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补充营养,而并不建议某类食物补充过量或忌口。
在难以进食、消化吸收功能存在障碍时,我们建议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选择可以进食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补充合适的营养制剂。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保证饮食均衡、维持体重的稳定对于疾病恢复是有好处的。
当然,也有很多疾病或疾病状态,对于某些营养素的限制比较高,需要特殊的营养治疗,这个时候,我们建议患者前往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期间请临床营养科会诊,咨询专业的临床营养医生或临床营养师,从而获得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和建议。
改善营养状况,是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需要关注的问题,用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王叶佳
审校: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王岭玉 阮慧娟
参考文献:
[1] 张玉鹏,章黎,黄迎春等.中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及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20,27(03):136-142.DOI:10.16151/j.1007-810x.2020.03.003.
[2] Schuetz, P., Fehr, R., Baechli, V., et al. (2019) Individualised Nutritional Support in Medical Inpatients at Nutritional Risk: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The Lancet, 393, 2312-2321.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2776-4
[3]王磊,柴可夫.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的中医“发物”再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3936-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