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发热门诊人数急剧升高,“甲流”频繁见于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中。除了耳熟能详的奥司他韦以外,很多患者在奔走相告:快去买玛巴洛沙韦!这药更好!只要吃一次就行!
事实真如此吗?玛巴洛沙韦又是什么药呢?听听药师怎么说吧。
玛巴洛沙韦是如何对抗流感病毒的?
首先要了解一下流感病毒入侵人体的途径。
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入侵宿主后无法以自身为模板直接进行复制和转录,因此在“作恶”前需要给自己“装点门面”。“化妆”的方式包括添加5'-帽状结构(CAP)和3'-poly(A)尾结构,并进行碱基修饰。流感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酶)存在一种叫PA亚基的物质,这位“小兵”通过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打劫”宿主前体mRNA中的帽状结构,将抢来的“帽子”戴在病毒mRNA上,这样流感病毒就能开始在体内兴风作浪了。
玛巴洛沙韦是RNA聚合酶抑制剂,口服后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巴洛沙韦可以抑制PA亚基的核酸内切酶活性,抑制病毒从宿主细胞中获得帽状结构,能够“扼杀”流感病毒的“打劫”行为,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增殖。
“只需吃一次”又是怎么回事?
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阿比多尔等在内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其治疗疗程都需要5天或5天以上。而玛巴洛沙韦的说明书注明:患者应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服用玛巴洛沙韦片,且单次服用即可。为什么玛巴洛沙韦的服用方法如此“与众不同”?
这得益于玛巴洛沙韦的药动学特点。相比其它几种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半衰期,玛巴洛沙韦的活性代谢产物巴洛沙韦的半衰期长达99.7小时,因此,患者服用一次玛巴洛沙韦以后,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定和持久的有效药物浓度。
表1 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体内消除半衰期
“吃一次”的玛巴洛沙韦疗效如何?
体外研究显示,玛巴洛沙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在既往健康和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青少年流感患者中开展的两项3期临床研究(CAPSTONE-1以及CAPSTONE-2)结果显示,玛巴洛沙韦对缩短流感症状缓解时间的作用与奥司他韦相当。
其中,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患者中进行的CAPSTONE-2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玛巴洛沙韦在改善这类患者乙流症状方面的作用优于奥司他韦,流感症状改善时间较奥司他韦缩短27.1小时(P=0.025)。
男女老少都能服用玛巴洛沙韦吗?
当然不是!玛巴洛沙韦在我国获批的适应症为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包括既往健康的患者以及存在流感并发高风险的患者。
基于BLOCKSTONE和MiniSTONE-2两项3期临床试验数据,玛巴洛沙韦在预防性治疗和1-12岁儿童中的研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批准玛巴洛沙韦进一步放宽了适应症和适用人群。
表2 玛巴洛沙韦在FDA和EMA批准的适应症
就在前不久,据澎湃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玛巴洛沙韦已于3月21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
但是,玛巴洛沙韦在重度肝肾功能损伤、妊娠和哺乳期、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患有有严重疾病的流感患者中的临床数据尚不充分。故不推荐这几类人群使用本药。
玛巴洛沙韦的使用要点
对体重为40kg至<80kg的患者,玛巴洛沙韦的单次剂量为40mg,即2粒顿服;对体重≥80kg的患者,玛巴洛沙韦的单次剂量为80mg,即4粒顿服;对于轻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A~B级)及肾损伤(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服用玛巴洛沙韦片无需调整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玛巴洛沙韦片应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服用,并且避免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如钙、镁、铁、锌或硒)同时服用。
玛巴洛沙韦片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支气管炎、恶心、鼻窦炎和头痛。在该药物上市后使用期间,报告的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反应(面部、眼脸或舌头肿胀、发音困难、血管性水肿、速发过敏反应、速发过敏反应性休克、类速发过敏反应),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皮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胃肠系统疾病(呕吐、血性腹泻、黑粪症、结肠炎),精神疾病(谑妄、行为异常和幻觉)。
作为一类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有着起效快,疗程短,依从性好的优点。但玛巴洛沙韦是处方药,且上市时间不长,其可能的不良反应还存在一定的未知性,患者如怀疑自己得了流感,仍建议到医院完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抗病毒药物不能替代疫苗,目前,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建议高危人群(孕妇、6个月至5岁的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卫生保健工作者和护理人员在每年秋季接种一次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