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贯彻癌症三级预防原则,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遏制癌症危害,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肿瘤亦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就提出控制癌症的3个1/3战略。
即1/3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并经过治疗而痊愈的,另外1/3癌症病人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适当的康复治疗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事实证明肿瘤不但可以预防也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期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发现:有望达到治愈的可能
这些高危人群看过来!肿瘤防治可以对大量高危人群通过常规试验、检查或体检进行肿瘤的筛查,早期发现无症状患者,被早期发现的患者有望通过目前的治疗手段达到治愈的可能。
怎样才算高危人群呢?高危人群即指患某种肿瘤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数十倍的人群。
1、胃癌的高危人群: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的胃溃疡、胃息肉、各种程度的不典型增生、中重度肠化、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个月开始)、良性胃疾病术后的残胃(术后10年起)。
2、结肠癌的高危人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家族成员、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结直肠血吸虫病肉芽肿。
3、肝癌的高危人群:慢性乙肝肝硬化5年以上、40岁以上“二对半”阳性或丙肝抗体阳性、AFP滴度持续阳性。
4、肺癌的高危人群:男性,45岁以上,吸烟≥ 400支/年,职业接触石棉、砷、铬等致癌物。
5、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月经初潮早,绝经迟的,还有晚婚晚育、不哺乳或者是不生育、不结婚的。乳腺癌虽不是遗传性疾病,可是它有家族聚集倾向,就是说家族中的亲代有这种乳腺癌病史的。
早筛查:这四种癌症筛查请对号入座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肿瘤的筛查方法。
1、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临床乳房体检、患者乳房自检,X线钼靶射片、乳腺B超。
2、宫颈癌的筛查:关于宫颈癌筛查争论的焦点是筛查的最高年龄界限以及频率为多少合适,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筛查应从妇女18岁或有性活动开始,建议每年进行1次妇科筛查,直到有3次连续正常的结果,然后为每3年检查1次。
3、前列腺癌的筛查:直肠腔内超声检查(TRUS)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提高活检准确性的辅助方法,PSA试验是早期能检测出前列腺癌的血清学试验,但良性前列腺增生血清PSA水平也经常升高,因此一般认为综合利用直肠指检、TRUS和PSA试验这3种方法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4、胃癌、结直肠癌的筛查:大便隐血试验、胃肠镜检查是目前降低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最理想的一种筛查手段。
癌症正在成为慢性病!
相信通过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争取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再加上目前化疗、靶向、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肿瘤的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