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贝反复皮疹不退?原来是幼年皮肌炎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浏览次数:17481

9岁的小熙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有一天发现自己脸上长了红色皮疹,慢慢的手上也有,妈妈带着他看了皮肤科,涂了各种各样的药膏也不见好转。最近一段时间,他还感到没力气,走路和爬楼梯都吃力。

妈妈带着他来到新华医院儿肾脏风湿科看病,郭桂梅主任查看到了小熙典型的皮肌炎的皮疹,紧接着完善了激酶、肌电图、肌肉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幼年皮肌炎”,紧接着开始用药治疗。

经过快2年的治疗,小熙在门诊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到现在已经彻底停药1年多了。小熙又可以像以前一样,蹦蹦跳跳和小伙伴一起快乐玩耍了。

无独有偶,8岁的鹏鹏也是反复皮疹,涂抹了很多药膏也无济于事。

家长便带着孩子来到上海新华医院皮肤科,医生查看了皮疹,询问病史后发现鹏鹏近期还有乏力、吃饭喝水呛咳的情况。医生考虑“幼年皮肌炎”,让鹏鹏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住院治疗的第一周,孩子皮疹逐渐消退,各项指标也在好转。但是第二周鹏鹏脸上皮疹突然加重,肢体疼痛,吃饭喝水都成问题,复查肌酶急剧增高。

因病情复杂,儿风湿免疫科郭桂梅主任进行会诊,考虑炎症活动剧烈,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可能,建议转儿科ICU病房监护治疗。经过激素、丙球冲击等治疗后,鹏鹏病情好转后顺利出院。

经过2年多的随访治疗,病情稳定,现在已经停用了激素,仅服用小量药物治疗。

 

皮肌炎有哪些表现?

1.肌无力:近端肌群对称性肌无力,肌肉疼痛,当咽喉肌肉受累时,出现发音及吞咽困难。

2.特征性皮损:向阳疹(heliotrope)和高春征(Gottron征),皮疹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颜面、颈前颈后可出现“V”形或披肩样皮疹。

3.其他:出现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等,皮肤钙质沉积,甚至出现巨噬细胞活化(MAS),危及生命。

皮肌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激酶测定:血清肌酶水平升高是肌肉损伤的重要标志。

2.肌炎相关抗体:有助于疾病分型和预后判断。

3.肌电图:肌源性损害。

4.影像学检查:MRI对肌肉病变敏感,即使在激酶正常的情况下,也能发现肌肉早期病变。

5.肌肉活检:损伤性操作,不典型病例可考虑。

皮肌炎能治好吗?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可用免疫球蛋白或者生物制剂治疗。

适当休息,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过后鼓励患儿适量运动,避免肌肉萎缩,恢复活动功能。

与成人皮肌炎相比较,儿童总体预后较好,在规范化治疗后可完全缓解停药。

由于儿童皮肌炎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够,异质性很大,容易漏诊、误诊,因此更需要儿童风湿专科医生早期诊断评估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撰稿:儿肾脏风湿免疫科 李皎宇 

审校:儿肾脏风湿免疫科 郭桂梅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