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响,听不见又站不稳!当心听神经瘤在作祟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6日 浏览次数:1668

Q:有些人进入中年后突然出现单侧耳鸣并伴有听力下降,有时候还走路、站立不稳,到底发生了什么?

A:如果存在高频耳鸣,或伴有眩晕,甚至出现面瘫,需要进一步关注听神经瘤发生的可能。

 

01 什么是听神经瘤?

听神经为人的第8对脑神经,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从内耳并行进入颅内,又称为前庭蜗神经,其功能是把与听觉和平衡觉有关的神经冲动传入脑。当听神经部分损伤时,可出现听力障碍、眩晕和眼球震颤;完全损伤时,则表现为伤侧耳聋及前庭功能的丧失。听神经受损直接影响人的平衡和听力。

听神经瘤,顾名思义是长在听神经上的良性肿瘤,大多来自于前庭神经,通常由覆盖该神经的施旺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学术名为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

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1%,占脑小脑角肿瘤的80%~90%,发病多为单侧且肿瘤生长比较缓慢。

目前年发病率约为1/10万人~20/10万人,多见于40-60岁的成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虽然听神经瘤少见,但最近的流行病学趋势显示,终生患病率超过 1/500人。

02 听神经瘤有哪些症状?

听神经瘤位于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区域,一旦听神经瘤迅速生长变得足够大,影响听神经的同时逐渐压迫周围面神经、三叉神经及脑干等重要组织,早期表现为听力减退、耳鸣、平衡障碍三联征,中后期进一步表现出面瘫、共济失调等中枢系统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偏瘫。

因听神经瘤生长缓慢,症状通常会数年后才会出现。但最常见的听神经瘤症状有:

①听力减退:为前庭蜗神经最早受累进而导致听力丧失,为听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达95%的听瘤患者存在明显的听力下降。

②耳鸣:  耳鸣为听瘤常见症状,70%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单侧耳鸣,多为持续性高调耳鸣,表现为尖锐的蝉鸣、汽笛和哨子等声音。

③眩晕和平衡障碍:少数患者会在病程早期表现出眩晕症状,随后自行缓解。超过50%的患者随肿瘤体积增加而逐渐表现出行走不稳、眼球震颤、小脑行共济失调等平衡障碍症状。

④头痛:肿瘤大于1厘米的患者可出现头痛症状,多位于头部前额和枕部。

⑤面部症状:少数患者出现面部麻木、疼痛和面肌无力、痉挛等症状,通常为三叉神经和面神经受累后的表现。

03 听神经瘤如何分级?

听神经瘤存在多种分级或分型,Koos分类系统是目前较为可靠的方法,旨在根据内听道外延伸和脑干受压,结合肿瘤大小对肿瘤进行分级。

I级:肿瘤直径≤10mm,肿瘤仅累及内耳道。仅有听神经受损表现,除听力减退、耳鸣、眩晕和眼球震颤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Ⅱ级:肿瘤直径11~20mm,肿瘤延伸至桥小脑角,但不侵犯脑干。临床表现也是听神经受损症状。本年度有最新的文章建议II级

Ⅲ级:肿瘤直径21~30mm,肿瘤充满整个桥小脑角。因颅内神经受压、三叉神经和面神经受累产生桥小脑角综合征表现。

Ⅳ级:肿瘤直径31~40mm,脑干和邻近颅神经移位。压迫脑干和小脑,表现出平衡障碍、头痛、以及脑干、小脑压迫等中枢症状。

04 诊断和治疗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的诊断主要包括:

第一,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听力减退、耳鸣、平衡障碍三联征,等其它常见症状。

第二,耳科学电生理检查,包括纯音测听确定听力减退的程度,脑干诱发电位确定I-V潜伏期的延长,前庭功能冷热试验对冷热刺激的反应性降低,语言识别检查有助于确定听力有效性和预测听力保留手术的预后等。

第三,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发现内听道扩大伴有骨质消融,特别是核磁共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发现肿瘤。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由于听神经瘤不仅造成听力减退、耳鸣、平衡障碍三联征等常见症状,甚至面瘫、肢体瘫痪等严重症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确诊后需要采取合理、个体化精准的处理策略。

目前,听神经瘤的治疗包括定期监测、放射治疗和显微手术。定期监测主要针对没有临床症状及肿瘤生长缓慢的患者;放射治疗则适用于年纪较大、全身条件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而显微手术切除则为首选治疗方式。按照Koos分级,I级以定期监测为主,如若出现肿瘤生长,根据是否存在有效听力选择不同入路的手术方式;Ⅱ级-Ⅲ级,基于听力是否存在选择显微手术或放射治疗。体积不大且生长缓慢的肿瘤患者,需定期监测;Ⅳ级,首选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切除术是耳神经侧颅底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对患者而言,显微手术是最为合适的治疗方式,早期显微手术摘除听神经瘤的同时可保留听力并降低面瘫。常用的三种手术径路如下:

① 术后可保留听力的病人

  • 乙状窦后(枕下)径路:保存听力的最佳手术径路。

  • 颅中窝入路(颞下硬膜外)径路:仅适用于外侧型的小型听神经瘤。

②不保留听力的病人

经迷路(及几种变化)径路:不保留听力,对面神经的保护相对较好。

05 为何惹上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环境作用和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些报道认为,环境暴露,如使用手机或长期接触噪音可能会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然而,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未能证实这些关联。除了暴露于电离辐射外,对于增加听神经瘤风险的暴露尚未达成共识。

唯一和听神经瘤相关联的是神经纤维瘤病2型。但是,神经纤维瘤病2型仅占听神经瘤病例的5%左右,其他95%听神经瘤是散发性的。神经纤维瘤病2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与2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个抑癌基因(NF2)变异有关,正常情况下,该基因产生一种肿瘤抑制蛋白,有助于控制覆盖神经的施旺细胞的生长。

06 手术会有哪些并发症?

听神经瘤手术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听力丧失、面神经麻痹、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等。

07 显微手术神经外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选择

灵敏神经影像诊断的普及导致听神经瘤的检出率显著提高,目前发现的患者的听神经肿瘤大小均值从以前的2.8cm下降到0.7cm左右,处于Koos分级的I级,尚未有严重的听力减退症状。而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并不难,存在的问题在于手术会不会造成新的神经损伤,特别是对面神经的功能和剩余听力的保护。

因此,对于Koos分级I级-Ⅲ级患者,患者可优先考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神经瘤的明确诊断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可以全部完成,并且其优势在于手术后可保留听力和面瘫的可能性低,极大地提升了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如若患者丧失听力,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在术后进行言语训练。

如若听神经瘤患者处于Ⅳ级,则可以考虑神经外科。

08 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如果发现单侧耳朵存在听力异常、耳鸣或者平衡障碍问题,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可降低耳聋、面瘫的风险。

 

作者:上海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宋强、杨军

参考文献

1.吕静荣,杨军,吴皓,胡凌翔,马衍. 非典型症状听神经瘤的临床分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6期 ,538-541.

2.吴南等. 听神经瘤手术中经典迷路入路建立的学习曲线分析.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2年第20卷第5期, 841-844.

3.Mark S. Greenberg编著, 赵继宗主译. 神经外科手册, 第八版, 788-813.

4.Erickson NJ, Schmalz PGR, Agee BS, Fort M, Walters BC, McGrew BM, Fisher WS 3rd. Koos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s: A Reliability Study. Neurosurgery. 2018 Aug 30. doi: 10.1093/neuros/nyy409. PubMed PMID: 30169695.

5.Ineke M.J. Pruijn et al. Subclassification of the Koos grade 2 vestibular schwannoma into 2a and 2b for individualized patient care: A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Volume 162, May 2023, 110799

6.Matthew L Carlson, Michael J Link. Vestibular Schwannomas. N Engl J Med, 2021 Apr 8;384(14):1335-1348. doi: 10.1056/NEJMra2020394.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