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轮番轰炸!3月龄以内的小宝宝发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浏览次数:16770

当下,各种病原体轮番上阵:新冠病毒、甲乙流病毒、合胞病毒、手足口、肺炎支原体……

一方未唱罢,一方已登场,多方混战,发烧潮一波接着一波,大孩子、小孩子都被折腾够呛。

尤其是3个月以内小宝宝发热,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要如何处理:体温应该测哪儿?一只耳朵发烧算发烧不?发烧的时候衣服该多穿还是少穿?这么小的孩子能吃药么?发热一定得去医院么……

新华君来给新手爸妈支招啦,常见问题处理攻略在此!

肛温、腋温、耳温等,如何选择?

直肠测温(肛温)是判定发热的金标准,但需要专门的电子式直肠温度计,测量不便;红外线额温枪受皮肤表面温度影响大,不推荐;小宝宝测口腔温度不配合,不推荐;耳温、腋温是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大,是目前最常见的测温方法。小宝宝体温受环境、包裹影响较大,测量时尽量避开宝宝包裹、受压的部位。

宝宝体温多少度以上算发热?

临床工作中一般将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耳温的发热标准介于两者之间。

小宝宝发热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环境影响:小宝宝皮肤相对表面积大,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房间过热、包裹太多衣物等都会影响小宝宝的体温。

感染因素:90%以上的发热都是感染引起的。病原学方面,最近发热门急诊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甲乙流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但对于小宝宝,还要注意有无脐炎、肛周脓肿、中枢感染等。

物相关:一些小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热峰不高。

为什么3个月以下小宝宝发热强烈建议去医院就诊?

一些家长不理解,小孩子发烧很常见嘛,回家休息2天、吃几顿退烧药也就好了,何必去医院遭罪呢?

但要注意,发热只是症状,发热背后的病因多种多样。

病毒感染是发热中最常见的原因,除甲乙流等少数病毒有特效药外,大部分病毒感染确实主要是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抗”过去。但是,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感染在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中发生的概率比大年龄儿童高得多,就诊的目的也不仅仅是退热,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小宝宝发热的病因,避免因治疗不及时给宝宝造成不良的后果。

小宝宝发烧时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可以吃退热药么?

宝宝发热时很不舒服,降温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物理降温:减少衣物、温水外敷额头、温水浴、退热贴等均可用于物理降温。

药物治疗:WHO建议2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解热镇痛药。2个月以上发热的宝宝可遵医嘱使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反对应用糖皮质激素(很多爷爷奶奶口中的“退热针”就是它!)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预防小宝宝感染我们能做什么?

1、尽量避免小宝宝与已经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者的接触,不要去人员密集场所。

2、注意环境卫生、手卫生,勤洗手、多通风。

3、提倡母乳喂养。

 

作者:新华医院新生儿科 李艳君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