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腹痛难忍,原来是被遗忘的鱼刺在肠中“暴走”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30日 浏览次数:1584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误食鱼刺似乎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王阿婆,一位70岁的上海老人,过着宁静而幸福的生活。然而,一次偶然的腹痛,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静。她的右下腹部开始出现胀痛,起初是间断性的,后来逐渐变为持续性,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感觉不对劲的她,立刻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对王阿婆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她的右下腹部有一个包块,有触痛。初步怀疑是阑尾周围脓肿或回盲部肿瘤。进一步的血液检查和腹部CT发现,她的白细胞略高,右下腹回盲部有一个囊实性肿物。医生建议她住院进一步检查处理。

王阿婆被怀疑可能是结肠肿瘤,这让她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她急忙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找到了施宝民主任医师。施主任仔细查看了CT片子,发现右下腹囊实性肿物中间有一个2cm左右的异物,他怀疑这是一根鱼刺。

经过详细的询问,王阿婆确实喜欢吃鱼,而且吃的是鱼刺比较多的鱼。进一步的超声检查证实了施主任的猜测,回盲部脓肿中确实有一根鱼刺样的异物。

王阿婆需要进行腹腔镜下脓肿引流和异物取出术。手术中,医生发现王阿婆的大网膜、部分小肠及肠系膜都汇集于右下腹,包裹成团,充血水肿。分离黏连后,脓液像溢出的泉水一样流出来,医生小心地吸净脓液,并找到了那根致病的鱼刺。幸运的是,肠壁是完整的,没有发现裂口,说明鱼刺穿出肠壁后,肠壁穿孔已经闭合,不需要再做肠切除了。

术后,王阿婆恢复得非常快,由于脓液已经引流,手术创伤较小,她当天就能下地活动,3天后开始进食,第5天就出院了。

通过王阿婆的案例,我们了解到,误食鱼刺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鱼刺可能会从口腔、咽喉部、食管到达胃,然后穿过十二指肠、小肠,最后穿出肠壁,导致肠穿孔和脓肿形成。这个过程可能非常危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以前曾碰上两例鱼刺穿出肠道的情况。一位是老师,吃饭速度特别快,腹痛一个月来就诊,CT和B超发现了鱼刺,穿出了十二指肠球部。腹腔镜下将鱼刺取出。幸运的是,这枚鱼刺未扎破周围的脏器,比如胆管、胆囊、肝、结肠以及重要的血管,单纯取出鱼刺解决了问题。

还有一位50多岁的吴先生,以发烧体检来就诊,CT发现肝左叶一个大脓肿,脓腔里也有异物一枚3cm长。做了胃镜未发现异常。手术证实,肝左叶脓肿,吸出脓液数百毫升,找到了扎在肝实质的鱼刺。追问下病史,半个月前吃鱼火锅,因很烫,吃得比较快,可能吃下去鱼刺,然后经过胃,并穿出胃壁插入肝组织内。引起感染形成脓肿,导致高热才来就诊。好在腹腔镜下成功做了脓肿引流及异物取出术。

因此,我们在进食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吞咽时不要讲话,特别是含有鱼刺或者骨头的食物。吃鱼肉时一定要单独吃,不要混在饭里一同咽下。对于没有牙的老年人,我们建议他们不要吃有鱼刺的鱼。

如果不幸误食了鱼刺,一定要及早就医。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可以在耳鼻喉科医生内镜下取出;掉到胃里去的,也可以经胃镜取出。及时处理,可以避免鱼刺进入肠道,引起肠穿孔、腹腔脓肿、弥漫性腹膜炎等更危险的后果。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