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黑眼圈是天生的,你的呢?
春眠不觉晓,然而却夜不能寐,天未破晓便已早醒,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缺乏动力。
长此以往,眼圈发黑、面色发黄。
其实,“熊猫眼”有救。
今日,让我们一起探讨中医对失眠的看法。
失眠到底哪一型?
《黄帝内经》提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白天阳气充沛,人便清醒;而到了夜晚,阴气旺盛,则应进入睡眠状态。若阴阳失衡,便容易导致失眠。
因体质和病因,失眠者大概分为几个中医类型:
1、心脾两虚型:
长期过度思虑、操心,承受精神压力等,导致心脾受损,睡眠多梦易醒、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不佳。
桂圆莲子粥:桂圆肉 15 克、莲子 30 克、大米 100 克,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至粥熟烂即可,早晚食用。
小米红枣粥:红枣 5 - 8 颗、小米 100 克。把红枣去核,小米洗干净,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变浓稠,早晚食用。
2、肝郁化火型:
情绪不畅导致肝气郁结,久之转化为内火。失眠的同时伴有易怒、头晕胀痛、眼红耳鸣、口干舌苦。
菊花枸杞茶:菊花 5 - 8 朵、枸杞10 - 15 粒,用开水冲泡,焖泡5 -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
佛手柑泡茶:佛手柑 5 - 10 克,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稍凉后即可饮用。
3、痰热内扰型:
因摄入过多油腻、辛辣、饮酒等,损伤脾胃,产生痰热扰心神。失眠伴有胸闷、腹胀、恶心、口苦、头昏。
冬瓜薏仁汤:准备冬瓜 200 克、薏仁 30 克、排骨 100 克(可选)。薏仁提前浸泡 2 - 3 小时;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 1 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4、心肾不交型:
失眠伴有心悸、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腰酸腿软、手脚心发热、口干等。
百合银耳羹:取百合 30 克、银耳 15 克、冰糖适量。银耳提前泡发,去蒂,撕成小朵;百合洗净。将银耳和百合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 30 - 40 分钟,至银耳变得软糯,加入冰糖调味,再煮 5 - 10 分钟即可。每晚睡前食用一小碗,能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到底如何算失眠?
失眠的诊断标准如下:
入睡困难:上床后30分钟内难以入睡,辗转反侧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清晨早醒,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醒后仍感到疲倦、精力未恢复。
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出现3次,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并对白天工作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等。
为什么会失眠?
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
生理因素:疼痛性疾病(关节炎、头痛、胃痛等);心肺疾病(如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的呼吸困难;内分泌失调(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等),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失眠。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有噪音、强光、过热或过冷的温度、不舒适的床铺等。长途旅行导致的时差变化,也会扰乱生物钟。
药物因素:含有咖啡因、麻黄碱的药物,以及一些精神类药物、降压药等。
不良生活习惯:电子设备发射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睡前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含有的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刺激神经兴奋。
吃点啥能睡好?
1、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具有养心安神、宁心助眠的作用。方法:酸枣仁10-20克,打成粉末,每晚睡前用温水冲服,也可以与大米、小米等一起煮汤。
2、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能养心安神。方法:取适量枸杞,泡水喝就可以。
3、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方法:桂圆可以与红枣、莲子等一起煮粥,适用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
4、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导致的心烦失眠。方法:百合可以煮粥或煲汤,如百合银耳汤,具有滋阴润燥、安神助眠的效果。
5、莲子:味甘、涩,性平,具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作用。使用方法:莲子可以煮粥、煲汤或泡茶。例如,莲子羹,将莲子去芯后加蜂蜜炖煮30分钟,睡前食用效果更佳。
6、核桃:核桃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核桃含有丰富的褪黑素,有助于调节人体睡眠-觉醒周期。 每天吃2 - 3颗核桃即可,也可以将核桃加入到粥或糕点中食用。
7、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能。使用方法:大枣可以煮粥或直接食用。煮粥时每次可放3 - 5颗大枣;也可以直接食用,每天吃5 - 8颗即可。
8、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等功效。蜂蜜中的成分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
9、芹菜:味甘、辛,性凉,归肝、胃、膀胱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等作用。芹菜中的碱性成分能够安定情绪,缓解因情绪烦躁引起的失眠。
还有没有治疗失眠的妙招?
穴位自我按摩:
按揉神门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安眠穴(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分钟,按到有点酸胀。可以用十个手指,从额头往后脑轻轻按摩头皮,每次 5 - 10 分钟,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中药泡脚:
每天晚上睡觉前1-2小时,用 40℃的温水泡脚 20 - 30 分钟,可以加点艾叶、花椒等。艾叶能疏通经络,花椒能散寒除湿,通过热水和药的作用,刺激脚上的穴位,把火气往下引,让身体和心情都平静下来,就能睡得好。
想要一夜好眠,这有攻略:
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上床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养生良好生物钟,提升睡眠质量。
打造理想的睡眠环境:卧室环境安静、幽暗,可以使用耳塞和眼罩来隔绝外界干扰,室内温度20至22℃。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睡前刺激:睡前1至2小时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不要看情节激烈的电影、电视剧、激烈的电子游戏等。下午和晚上就不要摄入含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
情绪调节:放松自己,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中。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与朋友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一般建议在睡前3至4小时完成运动。
尽管失眠很普遍,但通过中医调理方法和日常自我保健相结合,大多数人的睡眠状况都能得到改善。如果失眠情况特别严重,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
撰稿:新华医院中医科 周亚兵
审校:新华医院中医科 金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