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心血管内科主办的“亚太房间隔穿刺及房颤消融高级培训班”,于7月2日、3日在我院成功举行。数来自印度、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上海本地的几十位心脏电生理学者参与了这次专业程度极高的培训班。党委书记孙锟到会致辞。
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等专家分别向学员们讲解了房颤导管消融的应用解剖—左心房腔内解剖与毗邻关系,房间隔穿刺技术与实际应用细节,房间隔穿刺模拟器训练,肺静脉造影与定口技术与技巧,肺静脉隔离导管操作技术与技巧,肺静脉隔离验证与补点技术等专题,基本包括了房颤消融临床实践所需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讲课同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员对不同部位消融设置、心房食管瘘等并发症如何避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台湾及印度的学员还介绍了当地临床实践中的一些习惯与特色。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心房肌肉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表现在房颤患者的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而房颤又容易使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管运行到脑部等器官,容易引起脑梗塞和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而针对房颤的治疗,原先只有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相对效果较差,副作用多,不能根治。近十余年来出现并快速发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技术,特别是在三维标测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我院心内科是亚太地区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中心之一,消融例数及成功率居于前列,本次培训班就是向亚太地区的学员介绍此项技术的运用基础及关键技术,推广普及,造福更多的亚太地区患者。
(孙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