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迎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度质量安全情况年度评价”,进一步确保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各科室、部门的迎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我院高度重视,要求各科室根据评审标准,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开展自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层面培训活动,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也陆续开展多项调研推进工作,扎实将迎评工作落到实处。
放射科医务人员进行CPR培训演练 摄影/戴荣
通讯员 胡松浩 陈佩 虞崚崴 新宣
组织迎评工作专题培训
国家卫计委为了全面评价全国三级综合性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持续改进情况,今年将在全国60家综合医院中开展全面的质量安全评价,我院也是此次评价评审对象之一。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迎评工作,已先期参加第一批国家卫计委相关培训,徐卫国院长、李劲松副院长也多次在院周会上进行传达部署,指出本次评价采用新的方法、新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进行全面考量,将根据检查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排名,评审内容环环相扣、贯穿始终,标准比较恒定,无随意性。要求各科室、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评价标准,定期通报推进情况,确保评审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日前,我院再次举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迎评工作培训会,邀请了中国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药学部主任朱珠教授做了题为《惯性运作与医疗药事评审追踪探讨》的讲课,李劲松副院长主持了会议,院领导、全院各科室中层干部、临床药师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朱珠教授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和《中国医院评审实务》相关内容从“日常与检查并重,自评与外部评审共同标准”、“药事管理依从于医疗、服务于临床”、“涉及的标准条款与数据进行追踪检查与评价”、“选择在医院运行中高风险的流程与功能项追踪检查”、“化解难题的切入点,扎实迎评创建措施”等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创建工作的内容。
通过各个层面的不同培训,全院职工进一步了解了此次评审的方式方法,加深了对评审标准和内容的理解,为迎接10月份国家卫计委的评审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展临床医技科室调研推进活动
我院质控办近期根据评审要求,对分布在医技楼、急诊楼、医疗保健综合楼及门诊综合楼的放射科、超声诊断科、心电图室等医技部门,核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肿瘤放射治疗室及体检中心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为急救流程合理性、急救物品管理情况和医务人员急救能力,通过调研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和存在的不足,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推进活动。
为此,医管部门加快熟悉、理解、掌握新一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方法,群策群力,相互配合,质控办先后召集各相关临床科室急救负责人,与医务部、门急诊部等职能部门共同召开急救物品协调会,规定各科室需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各楼内急救流程,并对科室内急救物品开展自查工作,梳理急救物品配备数量、制定急救物品管理流程。同时,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由医务部负责制定并落实医技部门工作人员CPR培训计划;门急诊部负责相关科室与急诊抢救室流程协调工作;资产管理部负责帮助临床科室过期血压计再次强检,对需要申领急救设备的科室提供物品支持。
目前,各相关临床科室均已参加CPR培训,所有培训人员均考核合格。药学部也将对各相关科室急救药品摆放、管理情况提供专业支持。质控办将于近期与医务部、门急诊部共同再次对各医技科室急救能力开展督查,组织演练,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努力提升医院综合水平,进一步深化医院服务内涵,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迎接评审。
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培训演练
为了强化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配合医管部门做好迎评工作,放射科在医疗保健综合楼CT室进行了一次模拟严重碘对比剂过敏发生导致心跳骤停情形下的“心肺复苏术(CPR)”演练。根据我院急救流程和规范,在院医务部和质控办有利协调组织下,演练取得了预期效果。老年医学科医务人员也一同参与了演练,结束后,放射科医务人员还在相关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等相关技能的操练。
演习是模拟CT受检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紧急状况而展开的,按照流程和规范,相关医师、技师、护士很快进入角色,首先评估患者心跳呼吸状况,采用手法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同时进行模拟人胸外按压,另有人员已电话紧急通知老年医学科急救医师到位。现场的演习和培训气氛紧张而有序。
此次急救演习突出了“心肺复苏术”环节对患者状况的评估、胸外按压的正确操作手法、按压频率及其效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演练了流程、纠正了手法,也提高了相关人员急救技能和临场应急水平,。本次演习也是放射科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工作持续改进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