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报:于无声处吐芳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浏览次数:8448

 

 
记者  向娟娟     陈传荣
全年门急诊量超过388万人次,位列上海全市十大综合性医院首位;住院手术近68万例,为上海全市医院最高;出院人数近9万人,位居上海同行业之首;在全市医疗服务行业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列三级甲等医院第一名……这是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近年来,新华医院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各项工作稳健发展、医疗业务跨越式增长的背后,医院党建工作也于无声处吐芳华,为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医院党委书记、国内知名儿科专家孙锟告诉记者:医院党委始终紧紧围绕医院发展这个中心,抓好中层干部和学科人才两支骨干队伍,发挥好党组织的监督保障、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三大作用,紧密结合文化建设和医院的中心工作,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鼓舞士气,打造出具有新华特色的四大文化品牌,在全体员工中激荡出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其中“新华TV”还荣获了2012年“上海市卫生系统医院(卫生)文化品牌”称号。
 
保障发展,有作为、有力量
2008年,新华医院发展面临一次重大考验。这一年,凝聚几代新华人智慧与汗水、长期依托新华医院茁壮成长起来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独立运作。当时医院许多职工在心理上、情感上都感到落差甚至有点迷茫,医院建设更是面临重要转折和挑战,发展方向需要重新定位,发展战略需要重新转型,发展愿景需要重新引导。
不难理解职工中出现的各种情绪。因为在公众眼里,一提到新华医院,必定会想到儿科,一提到儿科,又必定会想到新华医院的“小儿心胸外科”和“小儿血液科”。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新华医院的这两个科室,不仅在国内数一数二,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响当当的品牌。一朝“分家”,的确给员工思想带来了巨大震动。而在变革之中如何迅速稳定职工队伍,成为当时医院党政班子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华医院党政班子齐心协力,审时度势,冷静分析医院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谋划发展新蓝图,寻求发展新突破,确定了“转观念、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十二字方针转型期的发展战略。党委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在发展中促调整,在调整中谋发展”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 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形成共同愿景。正确引导员工思想,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改革不是削弱医院的发展,而是促进医院的自我革新;如果一味守着成功的果实,反而可能会导致自己裹足不前,缺少锐意进取的激情;放眼长远,完善管理体系,壮大学科实力,会更好地促进发展。
由于党委的正确引导、解释,缠绕在许多职工内心的结慢慢打开,医院“转、调、保、促”的发展目标逐步聚焦。职工迅速从改革的阵痛中清醒,进取的激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共同汇入医院发展的快车道。在继续保持儿科品牌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医疗业务平稳发展、教学工作稳中求进、学科建设收获颇丰、管理改革有效推进,医院正迎来大发展的好时期。新华人同心同德、锲而不舍、励精图治,连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业务量保持着50%左右的年增长率。与2008年相比,出院人数同比增长78.2%,住院手术例数同比增长132%,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53.5%,医院主体工作三大业务指标均排名全市各大综合医院前列。如今,许多新华人都会感慨地说,还真的要感谢那次痛彻肺腑的改革,党委在战略转折点上把准了转型发展的方向。
在新华医院广大职工心目中,医院党委不仅是事业发展的主心骨,也是日常工作的有力后盾。近年来,医患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紧张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医生造成了较大心理压力。党委敏锐捕捉到这些“信号”,2013年组织开展了“新华·我·家园——我的新华情”讲故事大赛,针对当前医患关系,通过医生视角来讲述自己和患者之间的感人故事。“原先我们放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医患之间其实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是活动结束时一位医生的感慨。“这就是我们的党组织,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以精神力量。”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华医院党委还专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重点关注医院发展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并积极加以整改落实,真正发挥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培养骨干,有抓手、有成效
2013年,新华医院原病员服务中心主任董利军被调到资产管理部担任负责人,从干了七八年熟门熟路的工作岗位调离,董利军没有任何犹豫、畏难、意外。相反,她对新的岗位充满激情,立刻着手熟悉新岗位工作,并很快进入新角色。她明白,这一做法已经是医院近年来的“老规矩”了。
董利军说的“老规矩”,其实是新华医院党委2009年起针对干部培养工作推出的新举措——医院所有的管理干部,在同一岗位上任期最多不得超过两届(6年),超过6年的必须转岗,以此来激发中层干部队伍活力,保证队伍廉洁。
为避免干部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太长产生的诸如形成思维定式、工作上没有创新、缺乏激情、动力不足等弊端,医院党委推出了干部轮岗制度,来激发干部的创新激情,经受不同岗位的锻炼,提高干部的各方面管理素质。通过干部轮岗,董利军自己也受益匪浅,她说从前自己在病员服务中心,等于是在医院的最前线的“兵马”,是吃“粮草”的,常常遇到后勤保障滞后带来的一些棘手问题,不免也有些不理解。如今调到资产管理部,是管“粮草”的,通过“角色互换”,真正感受到后勤部门的工作也不容易,同时作为曾为“兵马”的她,更能了解前线最需要后勤部门提供什么支持,积极和其他部门更好地沟通协作,努力实现“把合适的‘粮草’给予合适的‘兵马’”。
新华医院党委历来把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年轻干部的锻炼平台,通过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大力培养年轻的支部书记,促使他们在业务精进的同时,更加全面地接受考验,提高综合能力。对此,如今已担任医院纪监审办公室主任、纪委专职副书记的邵红告诉记者,自己从前是医院财务部的一名普通党员,当年随着新支部的建立,她成为该科室支部书记,在岗位上得到锻炼培养。针对党支部调整换届后新任党支部书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情况,党委专门组织新一届党支部书记集中参加中层干部培训班,让党支部书记尽快进入角色,了解行政工作要求,找准党支部工作切入点。党委组织编写用以指导支部书记工作的《支部工作手册》,如今已升级到“3.0版本”。“正是因为有了担当支部书记的历练,党委的培养,自己才能够走到今天。”邵红感慨地说。
院党委还着力创新培养和选任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拓展培养渠道,开展后备干部的多岗位锻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医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年轻后备干部的院内挂职锻炼,有计划地落实三年培养计划,持续推进管理干部境外培养,拓宽干部学习新视野。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年纪较轻、学历层次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干部到国外或境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近三年来已有5批共15名干部完成了赴美国为期一个半月的访问学习,第六批干部也正在选拔中。院党委在配合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中非常注重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自2010年起已连续4年积极选派党员骨干组成援滇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带领队员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勤勉创新的新华人精神,克服艰苦环境的考验,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使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的拓展和提升。
为了实现医院业务调结构目标,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全面均衡的医务骨干队伍,医院党委积极配合行政做好业务骨干的培养和引进。近年来在医院综合发展中表现不俗的成人科室,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科室主任是从全国各地引进的骨干,一名骨干领衔一个科室,健全一门学科,带动一批医生,全院上下形成了五湖四海引人才、千方百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
 
凝心聚力,有特色、有影响
2014120下午,一年一度的新华颁奖典礼在新华医院科教大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医院2013年度“激情科室、感动新华人物、服务标兵(班组)、杰出青年”奖项逐一揭晓。这项被誉为“新华春晚”的颁奖典礼将新华医院的年度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新华医院工会专职副主席肖斌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医院的颁奖典礼不是为了颁奖而颁奖,更不是排排座,分果果,而是贯穿全年,让医院广大职工在广泛参与中接受教育。被评选对象不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岗位,只要他是为新华医院服务的,都在评选范围之内,而且都是通过海选产生,含金量很高,广大职工非常认可。”
在医院党委领导下,新华医院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医院发展,注重职工参与,逐步形成了“激情新华,感动你我”主题评选活动、新华春晚,新华大讲堂、新华TV四大文化品牌。置身于新华医院,你总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如今早已成为新华医院文化宣传平台的新华TV,建立初衷是为了当好日常工作“啄木鸟”,随着这一平台监督效果的增强,在全院广大职工的心目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医院党委顺势而为,逐步把电视台建设成宣传医院文化的重要平台。实时速递、医患中来、现场报料、深度报道……接受采访时,医院宣传部主任黄强对各个栏目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如今这些品牌栏目不仅在全院职工心中影响日深,就连不少患者也耳熟能详。它不仅成为新华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还参与到医院的各项管理中,为医院管理把脉支招,成为医院民主管理的亮点形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广受喜爱且颇具专业水准的电视节目,竟然都是医生志愿者在业余时间自采、自制、自播的。医院文化品牌吸引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医师协会‘金刀’在握,千百次临危受命,在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在繁复心脏手术的‘禁区’里雕琢出生命奇迹。他用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以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名医者的人格本质。”这番深情并茂的颁奖词,来自新华医院2013年度“感动新华人物”颁奖现场,授予对象是医院心胸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梅举。全体医护人员在感动于身边榜样高超医术、高尚医德的同时,更感到同为新华人的自豪。
这是文化建设凝心聚力的力量。从“激情新华,感动你我”主题评选活动、新华春晚,到新华大讲堂、新华TV,新华医院党委通过打造一个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如春风化雨般把党的精神、同心发展的正能量滋润进了职工的心田。
“党建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事业发展中没有时时说到你,却处处都有你的影子。”孙锟说自己特别欣赏这句话。正所谓于无声处吐芳华,“看似无,处处有”的最高境界,道出了新华医院党建工作的魅力!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