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推出疑难病症会诊制等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6日 浏览次数:7737

 

□通讯员   陆秉

 

2011年,我院年门急诊总量达到近330万人次,2012年第一季度的门急诊量较去年已增长14%,为适应新形势下患者的医疗需求,持续改进门急诊医疗质量,推进管理程序的精细化、规范化,从而有效的服务患者、服务临床,病员服务中心在《上海地区病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细则》、《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一系列质量检查依据的基础上近日对门急诊医疗质量月度考核进行调整,推出建立门诊疑难病症会诊制度,完善专家门诊停诊、替诊、补诊流程,实施电子病假证明单等多种新举措。

为了让临床科室及医技部门熟悉完善门急诊质量管理推出的新方案,3月29日中午,70余位临床科室门急诊大组长、护士长和医技科室的窗口班组长参加了由病员服务中心组织的培训。培训由病员服务中心董利军主任主持。门急诊办公室包清主任、窗口管理办公室钱嵘主任对具体内容和考核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解答了大家的提问。

“门诊疑难病症会诊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提升服务,为保证门诊医疗质量,提高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减少患者往返于多科就诊现象,切实解决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做好服务患者工作。门急诊办公室、药学部、医保办联合实施的“门急诊处方实时监控程序”为处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体现了对处方的开具、格式、书写、剂量、审核、调剂、保管等全过程的监控。专家门诊作为医院创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患者就医难,提高患者就医诊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控制专家门诊停诊率,完善专家替诊、补诊的流程及制度,为预约挂号服务做保障,方便患者就医是专家门诊管理制度中的重中之重。据门诊办公室不完全统计,2011年接待病假调查50余起,其中存在劳资纠纷近20起,其中不乏医生医疗文书记载不全、检查、诊断不规范、指征过于宽泛等情况。为了规范医疗行为,完善医疗文书记载,服务患者、服务临床医师,自4月9日起将实行电子病假证明单管理制度。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