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外科成功进行一例高难度的延髓肿瘤切除术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1日 浏览次数:9078

脑干肿瘤是当今神经外科领域手术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而直接掌管心跳和呼吸的生命中枢的延髓,更是被称为禁区中的禁区。近日,我院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勇闯“生命禁区”,为一名只有15个月大的延髓肿瘤患儿成功摘除了直径达3厘米的肿瘤。

15个月大的浩然在1周岁时还不能独立行走,头喜欢向一侧偏斜,吃的比一般孩子少,偶尔还出现呛咳。之后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头开始朝侧方及后方偏斜,无法直接抬头,腿开始僵直,站立时总是脚尖着地。

医院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震惊:浩然的大脑中部脑干的下段的延髓部位,赫然长着一个直径达2-3厘米大的肿瘤。

脑干是生命中枢,由延髓、脑桥、中脑3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有维持个体生命体征与功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在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如果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脏搏动-血压的严重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小浩然的肿瘤,正是长在控制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的生命中枢所在的延髓区域。鸽蛋般大小肿瘤将延髓撑起为3厘米大小的球状。

父母带着小浩然辗转全国多家知名的成人神经外科中心求诊,都说肿瘤手术风险极大,而且小孩年龄小,风险远比成人大。我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教授结合影像和浩然的临床表现,认为小浩然极有可能患的是一种叫“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低度恶性的肿瘤。小浩然腿脚僵直、脚尖走路,是因为肿瘤压迫了大脑、小脑和脊髓之间联系,使得脊髓不能正常、协调地控制肌肉。而呛咳、颈部无力,则是因为肿瘤压迫从延髓发出的神经所致,时而呼吸不畅有可能是肿瘤压迫呼吸中枢所致。但是手术的风险将相当大,因为如果手术损伤到生命中枢,浩然可能连手术台都下不了。

脑干手术是当今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手术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其致残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它颅内肿瘤,因而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令许多神经外科医生望而却步。小儿延髓肿瘤在临床上更是罕见,其肿瘤切除术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然而要挽救小浩然生命,手术摘除肿瘤还是唯一的方法。

经过多学科专家的反复会诊,手术方案终于“敲定”:麻醉要保留呼吸,手术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周密的术后监护……。每个环节丝丝入扣,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马杰教授要求麻醉师杜健儿在进行麻醉时,保留其自主呼吸,以便术中检测呼吸情况了解术中对脑干的影响。普通的全身麻醉手术,为了使患者处于肌肉松弛的状态,常规使用肌肉松弛药物,同时会让辅助呼吸的肌肉完全松弛,也就是不能自主呼吸。所以全身麻醉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维持呼吸。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式,不能使用肌松药物。这在成人神经外科手术中就有难度,在小儿中,尤其是年龄低达15月的幼儿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麻醉深度,幼儿就会在术中出现异常的活动。这对于延髓肿瘤手术将是非常危险的。

杜医生的麻醉非常满意,深度控制正好。小浩然在完全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开始了手术。当马杰教授暴露出延髓背部后,看到延髓中央已经被肿瘤撑得鼓起来了。延髓表面有迂曲的静脉走行。马杰教授应用接触式激光刀,从血管相对较少的区域切开一条小口。切开延髓后,肿瘤终于被暴露。正如术前判断一样,整个肿瘤是像胶冻一样,是典型的胶质瘤表现。马杰教授应用激光刀将肿瘤一块块切除下来。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过程非常顺利。

在经过重症监护室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浩然的恢复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复查磁共振,证实肿瘤被全部切除。马杰教授表示,为该患儿成功进行手术,除了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外,更离不开儿科各专业、放射、麻醉、重症监护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让患儿重获生命的希望。(赵清爽)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