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应用国际最小射频导管成功根治8岁室速患儿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5日 浏览次数:8705

通讯员 张澎湃 王群山 冯向飞

近日,我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采用直径只有1.65毫米的国际上最小的射频导管,以急诊手术的方式,成功为一名室速持续发作的8岁患儿实施了射频消融术,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患者的室速彻底消失,每分钟200次狂跳的心脏终于平静了下来。

8岁的小丽(化名)四天前开始出现心慌、心跳快、胸痛,当地医院心电图发现心跳每分钟竟然达到200次!医生曾经试着给予药物治疗,但一直未能让狂跳的心脏平静下来。当神情萎靡的小丽在父亲的搀扶下来到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面前时,他接过心电图一看:心电图提示室速,血压也只有80/50mmHg,8岁的孩子,这样每分钟200余次的心跳已经整整持续了4天,心脏、身体已经处于耐受的极限,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李教授当机立断,马上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

据小丽父亲介绍,这不是孩子第一次发病,从7个月前开始已经反复发作6次,他们曾带着孩子辗转到郑州、北京等地求医,始终无法确诊,医生说孩子年龄太小,手术太难,风险太大,等孩子长大些再考虑。可病魔说来就来,一次比一次频繁,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么重的心脏病魔时刻困扰着丽丽,能否等到她长大的那一天也是个未知数。

小儿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发展为心室颤动,引起心脏性猝死,而且室速易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需要进行紧急处理,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常常不是很理想,有时需要电复律。十余年来,射频导管消融用于根治特发性室速取得极好的疗效。由于其成功率高、创伤小及相对安全,已成为根治特发室速的首选方法。

但是丽丽只有8岁,身体虚弱,身材矮小,心腔较小,导管操作相当困难,这时候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说难上加难,稍有差池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李教授的起搏电生理团队和心内、麻醉、放射科共同制定周详的手术方案。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导管消融手术在当天下午1点30分开始。由于小丽丽大腿根部最粗的股动静脉也十分纤细,李教授选用国际上最小、直径只有1.65毫米的5F射频消融导管。导管到位后心内电图显示小女孩的这种心动过速正是室速。经过精细标测,明确病灶起源于正常传导系统的左前分支,紧靠左心室室间隔。该部位消融,导管不易操作,如损伤正常传导系统可能造成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需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如消融能量不够,不能彻底消除病灶,室速可能复发。手术中,李教授耐心仔细,全神贯注,通过轻柔地操作射频导管,精准找到最佳消融靶点。“准备放电,说停就停”,1秒、2秒、3秒……,漫长的10秒钟,室速终止啦!即刻心跳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继续巩固消融两分钟,室速彻底消失。

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心内科拥有的小儿室速利器——5F导管。据李毅刚教授介绍,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制作导管的原材料和导管的设计有了较大改进。采用双股编织和竹节样设计,使得导管不仅具备有良好的扭送性能,而且使其进入心腔内能够较好的贴靠,记录更为理想的腔内电位。更重要的是导管远端电极还可以直接进行起搏,方便临床的操作。5F小直径的导管使之在儿童患者中操作更容易,对血管的创伤小和精确定位标测。目前拥有这种导管的电生理室较少。

小丽丽术后在CCU继续监护一天,第二天转回普通病房,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活泼的笑容再次回到了丽丽脸上。短短24小时后,小女孩就已经下床活动。要出院了,丽丽父母拉着李教授的手依依不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看着丽丽去除病痛,灵巧可爱的样子,李教授也欣慰地笑了。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