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立法建议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7日 浏览次数:7600

 

我国著名儿科学家、儿童保健学专家沈晓明教授主持会议

记者 陆轶铖      摄影 戴荣

8月2日,由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立法建议研讨会”成功召开。作为转化医学的又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本次大会旨在提高家长对儿童乘客安全的认识,提倡使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用医学研究成果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上海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市教委、市公安局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成员、部分儿科医生、教师代表、汽车生产与技术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市民代表共同参与讨论。会议由我国著名儿科医学家、儿童保健学专家沈晓明教授主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也逐年上升,车内″悲剧″也正在悄悄地加速上演。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上,而忽略了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关注。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全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0-14岁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天超过50名。交通伤害已成为中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二位杀手”,死亡人数几乎是欧洲和美国的2.5倍。

虽然,儿童乘车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们的许多家长仍然习惯于怀抱儿童坐于车内,或让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并不了解这不但不能保护儿童,而且在发生危险时,极有可能增加儿童受伤的程度。更不清楚车内的安全气囊一旦弹出会对坐在前座的儿童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我院急诊科主任潘曙明在大会做关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立法建议”的主题报告,指出多项试验、研究证明,正确使用合格的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有效地预防、减轻道路交通意外带来的伤害。目前世界上40多个国家已经对儿童安全座椅立法,强制其使用。在很多发达国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高达90%。我国目前的儿童安全座椅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领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而相对国外发达国家百分之九十多的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现状堪忧。

儿童安全座椅专门为幼儿和儿童设计,它专门针对儿童以下体形及解剖特点设计:首先儿童有相对比重较大的头部,而其脊柱十分脆弱和柔软;另外,儿童肌肉和韧带尚未发育完全;再者,儿童肋骨较细和柔软,骨盆也未发育好,尤其婴幼儿腹部较突出,使内脏器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儿童安全座椅兼顾了材料力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从而更好地保证儿童的乘车安全。

而全面推广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使用,不仅需要制定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标准,降低安全座椅的价格,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增加公众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更迫切的是需要有强制使用儿童乘客约束系统法律法规出台。毫无疑问,立法是预防儿童乘客伤害,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的最有效方法。

此次大会的召开,正是希望用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及新华医院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来推动相关政策立法,推广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使用普及,保护儿童的生命与健康。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各抒己见,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阐述了儿童安全座椅推广使用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也肯定了推动立法的可行性。

沈晓明教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成果与意义,认为通过讨论说明推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表示,上海在这一领域率先立法,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儿童,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成为保护儿童的先锋,政府责无旁贷,同时,此举也将填补目前法律体系内的空白,为全国性法律的制定先行先试。而下一步的工作,除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行针对目标人群的更有效宣传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市人大也将行动起来,组织专题调研与论证工作,研究立法的具体路径。

从医学研究到卫生政策,是当下一个值得重视的转化医学方向,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新华医院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实践,从“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到推动国家制定无铅汽油标准从而降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干预了影响我国儿童智力发展的危险因素;从“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到卫生部制定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国家立法从而降低我国聋哑儿童数量;从“儿童睡眠研究”到推动教育部制订新的学校作息时间,三项临床研究都有效促进了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的医疗卫生政策出台。此次关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立法,同样是希望将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关政策的积极探索。

据悉,经过多年努力,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新华医院在该领域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国际认可。其中《Restraint use and seating position among child car passengers: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Shanghai》、《Exploring child car passenger safety practices in China:experience from a parental survey in Shanghai》两篇关于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情况的学术论文首次在国际杂志上发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