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心脏节律论坛2012”在我院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1日 浏览次数:6984

 通讯员 王群山    记者 陆轶铖

10月26日,由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办的“上海心脏节律论坛2012”成功举行。会上举行了心脏大楼启用仪式及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介入培训诊疗基地授牌仪式、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培训诊疗基地授牌仪式。

院长徐卫国教授在致辞时指出,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及心新华重点学科,近年来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心脏介入手术量增长率每年近50%,学术地位和影响不断扩大。此次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慢性房颤、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导管消融等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致残、甚至致死。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而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而公众对这一疾病的症状、危害和治疗手段仍普遍缺乏了解。

按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轻者感觉心悸不适,影响生活,无法正常工作与学习;重者可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导致猝死;如果长期反复发作,也可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据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介绍,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世界上公认治疗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作为心脏介入性诊治技术之一,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等发达国家,因其创伤轻微,安全有效,迅速在全世界得以推广应用,治愈了大量患者,现已成为治疗阵发性室上速、预激综合症,阵发性房颤、房速、房扑,特发性室早、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成功率高达80~95%。

另外,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可挽救了一些室速、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但较为昂贵,使用有一定期限需要更换。同时,选择合理的药物,也十分重要。无其他心脏疾病的单纯性室性早搏,应尽量选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少的药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