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杰 顾正勤
近日,泌尿外科为4位平均年龄80多岁的前列腺癌患者成功开展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近距离照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局限性前列腺癌属于临床早期前列腺癌,但这几位患者由于高龄,且合并冠心病、老慢支、肾病综合症等多脏器疾患,无法耐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齐隽主任、白强副主任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并根据国内外的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严格掌握近距离照射治疗的适应证,制订了详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近距离照射(brachytherapy)是指将放射源密封后直接放入人体天然腔隙或组织内进行放射治疗。粒子种植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定位,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提高前列腺的局部治疗剂量,减少直肠和膀胱的放射剂量。常用125碘作为治疗种植粒子。粒子植入的具体过程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实时定位下实施,保证粒子均匀分布在整个前列腺组织。由于粒子植入的微创高效的特点,术后早期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
据泌尿外科主任齐隽介绍,目前开展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包括: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外照射治疗等,近距离照射治疗的开展丰富了前列腺癌治疗的手段,扩充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满足了不同需求患者的治疗要求。齐主任表示,将继续完善近距离照射治疗的术后疗效、并发症的随访统计工作,不断探索优化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
近距离照射治疗
近距离照射(brachytherapy)是指将放射源密封后直接放入人体天然腔隙或组织内进行放射治疗。根据单位时间内放射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率(LDR)、中剂率、高剂率以及脉冲率。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短暂插植治疗和永久粒子种植治疗。
永久性粒子种植(permanent seed implantation)属于低剂率近距离照射,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定位,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提高前列腺的局部治疗剂量,减少直肠和膀胱的放射剂量。永久粒子种植治疗常用125碘(125I)和103钯(103Pd),半衰期分别为60天和17天。短暂插植治疗常用192铱(192Ir)。
单纯近距离照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适应证是:临床分期为T1~T2a期,Gleason分级2-6分,PSA<10ng/ml。行粒子种植治疗的患者术前均应制订治疗计划,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给出预期的剂量分布。通常先用直肠超声(TRUS)确定前列腺体积,再根据TRUS所描绘的前列腺轮廓和横断面来制订治疗计划,包括种植针的位置、粒子的数量和活度。术中再次利用TRUS作计划,根据剂量分布曲线图放置粒子,同时在粒子种植过程中应用经直肠实时超声来指导操作,随时调整因植入针的偏差而带来的剂量分布的改变。
近距离照射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涉及尿路、直肠和性功能等方面。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是继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外放射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望根治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疗效肯定、创伤小、耐受性好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合并心脑血管等多脏器疾患的高龄前列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