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上理工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工交流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7日 浏览次数:6322

通讯员 鲁斐

为促进我院临床医学与工科、理科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日前,“新华医院-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工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我院科教楼演讲厅举行。作为小儿心血管领域专家,医院党委书记孙锟教授在会上作“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医工交叉项目”的介绍,充分展示了我院小儿心血管科在医工交叉科研项目上取得的不俗成绩。

研讨会由吴晔明副院长主持,分为主题报告及专题讨论两部分,医工双方就“生物样本库建设”、“康复医学及器材与技术研究”、“医学影像技术”等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作为新华医院科教月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医科与工科交流的“头脑风暴”,有助于医院与比邻的工科学院建立友好的科研合作的桥梁。

新华医院与上理工的合作并不是第一次,我院儿骨科赵黎主任多年前就与上理工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研究所所长喻洪流教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关于“骨骺阻滞内置8字钢板”的相关内容已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希望通过此类的活动能够更进一步更深入做好医工交叉,碰撞出更多更好的合作火花。刘宝林院长介绍了上理工及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发展概况。其学院作为国内唯一的医疗器械本科学院,注重工程技术学科交叉,突出医疗器械与技术的特色,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也已获得诸多成果。成立了医疗器械技术知识服务团队,重点强调“微创医疗器械”、“康复技术及器械”、“医学影像技术及器械”、“数字化医疗器械及医学信息系统”四个研究方向,希望未来双方能够有合作机会。

在专题讨论环节中,医工双方分别就“生物材料低温保存及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儿童运动损伤康复医学及相关康复器材与技术研究”等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物样本库主任王伟业教授首先就“生物样品的低温保存”、“信息整合”等方面提出问题;超声诊断科陈亚青主任提出了“甲状腺结节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的话题;长期从事儿童交通意外伤害研究的急诊科主任潘曙明提出了“呼吸模拟器”和“儿童安全座椅”医疗器械的想法……研讨会全程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内进行,参会双方均认为这是一次卓有成效交流,在加深医工双方学术互补及促进双方加强科研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次研讨会也给如何做好医院科研基金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院将在院基金中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医工合作项目,通过项目结对推动医工交叉研究;实现医院的临床医学学科和工科学院的优势专业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临床需求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环境,以进一步推进医工合作的深入和成果的转化。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