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韧坚
众所周知,CT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多,但是CT具有一定的电离辐射损害,因此,医学界逐步重视使用低辐射剂量CT和MRI等无辐射影像技术,以控制和降低辐射剂量及其导致的损害。由我院放射科汪登斌主任领衔的“微辐射及无辐射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新进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暨2013年度“新华影像论坛”,近日在我院科教楼成功举办。
此次新华影像论坛邀请了我国著名影像学专家、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刚履新上海市放射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刘士远教授和上海市放射专科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培军教授,著名医学影像技术学专家曹厚德教授和上海市医学会影像技术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燕敏教授等莅临会议并作指导。会议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外院专家和本院放射科4位专家围绕“低辐射和无辐射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展开了学术讲座和讨论。第二单元为首届“新华影像论坛”,由专家评审组对放射科年轻医生和技师的中、英文论文报告和展现出来的风采进行打分、评奖。
此次学习班也是全国影像医学领域第一个“低辐射和无辐射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学习班。汪登斌主任强调,其目的是促进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理念上的转变,即不可一味追求图像质量而忽略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所以,必须在不影响临床诊断所需的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尤其是对儿童患者,优先使用无辐射技术包括MRI、超声等,或者微辐射、低剂量的CT,尽量少用标准CT等具有较大电离辐射的影像技术。汪登斌主任的讲座以“影像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几点思考”为题,通过“影像医学的发展历程”、“影像医学的价值”、“影像医学的安全”、“影像医学的未来”四个方面的精彩阐述,引起了广大学员的积极反响。在第二单元中,10位参赛选手分成医师和技师2组。将在2014年欧洲放射学会(ESR)年会上做大会发言的王丽君在医生组英文报告评比中获一等奖。技师组中朱景雨拔得头筹。
据悉,近2年以来,放射科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2013年度在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 6篇;更可喜的是年轻技师的快速成长,2013年度他们已发表5篇核心期刊论文,均为放射科历史上最好成绩。2013年放射科实现了“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市局级人才项目”(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零的突破。
刘士远教授等均对本次学术活动主题、取得的效果表示肯定和祝贺,并对我院放射科开展此活动及其在培养年轻影像医学人才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的技师长和年轻技师参加会议,切磋技艺。与会者普遍反映收获颇丰,期待着下一届再聚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