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危急值临床应用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7日 浏览次数:6572

通讯员 陆秉

为更好落实《卫生计生委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危急值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确定危急值的项目及界限,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门急诊危急值学术讨论会日前在科教楼906会议室召开。本次讨论会由门急诊部牵头,急诊医学科主办,检验科、信息管理部、护理部共同协作举办。门急诊部是俊凤主任、急诊医学科潘曙明主任、急诊检验组长张广慧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讨论会。

会议由急诊医学科潘曙明主任主持。会上,门急诊部是俊凤主任首先提出希望通过此次共同研讨加强相关部门在危急值报告环节中的相互合作,进一步规范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与会代表也陆续发言,门急诊部陆秉以“有效落实门急诊危急值的管理制度”为主题,着重分析了门急诊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及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落实门急诊危急值执行情况督查管理的考核反馈、持续改进。急诊医学科赵洁以一个临床医生的角度给出自己对“临床危急值意义及影响”的理解,提出有效的交流有助于减少周转时间,避免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一致的困惑,做出最快速的临床抢救反应,对并危急值的具体项目及界限判定做了详细的解读。检验科邓琳也从“检验中危急值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保证”出发,以血气与电解质的样本采集、检测为例,分析危急值的影响因素,要求做到每一步骤的正确实施,重视标本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方能反映患者的真实状态。

最后,急诊医学科费爱华副主任围绕危急值管理软件的临床应用做了专题发言,对建立门急诊危急值的管理平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用“实时监控,动态管理;自动识别,及时反馈;质量控制,室间同步”形象地介绍设想的管理平台。参会人员根据各科代表的专题发言,结合自己工作中碰到的具体事例,对危急值相关的流程与制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信息管理部的参会代表也表示会全力配合完善危急值自动化处置流程,搭建危急值的管理平台。

通过讨论,与会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危急值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危急值报告的实施举措,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