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新华医院拟开全国首家中毒咨询门诊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9日 浏览次数:10266

“中毒是一个很古老,但又很现代的议题。”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潘曙明的这句话,来自他10多年来在上海急诊临床一线的感受。这些年,他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毒可能与每个人的生活、食品安全、用药安全,乃至城市安全都息息相关。


  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近日,新华医院在急诊科里设立应对中毒病例的专门医生,并筹备中毒咨询门诊,这有望成为我国大陆首个面向大众的中毒咨询门诊。
  

“识毒医生”与指尖发紫怪病例


  王丽娜,新华医院应对中毒病例新设的专门医生,人称“识毒医生”。
  近日,一个30多岁的男青年找到王丽娜,“医生,我中毒很厉害!”他摊开双手给王丽娜看,只见指尖发紫,好像武侠小说里中毒的样子。
  男青年是一家化学制剂厂的质检员。王丽娜用棉花棒擦拭他的指尖后发现,紫色是可以擦除的。但男青年依然神色紧张:“没用的,过一会紫色又会回来的,我这是不是自身分泌的怪毛病?”
  王丽娜习惯了一边听着病人的自述,一边观察病人,“我们的工作就像破案一样”。说着,王丽娜把眼睛定格在男青年的裤子上,她用棉花棒在这条深蓝色裤子上擦一下,棉花头染上了蓝紫色。
  这听来有点黑色幽默的病例,对王丽娜来说却见怪不怪,医院里怀疑自己中毒的病人不少,有的以喜剧收尾,有的却是真正的悲剧。前不久,她还遇到一个病人,得了凝血功能障碍,查了一圈最后发现是误食了灭鼠药中毒。“老百姓这方面的需求现在很迫切,但我们对中毒的认识是不够的。”王丽娜曾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给沪上8家三甲医院打求助电话:“孩子误服了水银,要不要紧?”得到的预检答案都很犹豫,有的说,来看看吧,不好说;有的说,也不知道挂什么科,先挂急诊内科再说吧。
  王丽娜清楚,误服水银,大多数不会有症状,水银会随着粪便代谢排出体外,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急性中毒。但,生活中有些中毒却可能致命。比如,樟脑丸,在“识毒医生”眼里,它位列“一片即可致命”的名单,如果孩子误服樟脑丸,必须尽快送医院,给予相应的解毒剂。

病因找不到,医生得想到中毒的可能性

“现代社会无奇不有,医生如果没有敏感性,就可能耽误性命。”“老急诊”潘曙明跟记者说起最近临床上遇到的一个病例:一个少年跟家人吵架,一气之下吃下了母亲的100粒心律平。这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让心率一点点缓慢平稳下来,但吃多了,心脏可能就彻底停跳了。
  少年吞下药就后悔了,给母亲打电话,家人连忙把孩子送到医院。当着潘曙明的面,少年刚交待了“吃了100粒心律平”,下一秒心跳就停了。
  那天,潘曙明和同事抢救了4个多小时,最终少年的心复跳了,康复出院。为什么那么执着地去救?因为潘曙明清楚,心律平口服后30分钟起效,2-3小时达到高峰,半衰期5-8小时,赶在药物吸收和作用前,及时开展洗胃等抢救措施,人有救回来的可能。
  “不同于慢性病,中毒的人大多是青壮年,在没中毒前一切都是健康的。一念之间,生死之间。”令潘曙明焦急的是,“意外伤害与中毒”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5位,排在它前头的是心血管疾病、肿瘤等。
  这次成功抢救还给潘曙明一个提醒:“中毒病例有个特点,就是当事人不说,你这辈子都想不到。”
  2013年发生的林森浩投毒案,令潘曙明十分后怕,他说,如果林森浩早点交待,医生及时采取换血措施,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或许可以避免悲剧。这让他在临床上不时提醒同事:在什么病都查不到的情况下,当医生的得想到中毒的可能性,别错过最佳治疗期。
  从世界范围看,一些欧美国家已建立中毒防控中心,他们有检索资料库,也接受社会咨询,提示可以就医的医疗机构。目前,我国中毒防控主要围绕职业病、群体性中毒防控,老百姓散发的中毒疑问很难在医院里寻得答案。
  但潘曙明依据10多年从业经历,已经发现中毒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食品中毒、药品中毒、酒精中毒……还有更多想不到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个体散发中毒病例的准备?”
  2014年,潘曙明下定决心在急诊科里培养一个中毒病例专家,王丽娜被送往香港中毒咨询中心学习。

希望建立跨医院中毒防控网

目前,王丽娜负责急诊间遇到的疑似中毒病例,医院正计划设立中毒咨询门诊。新华医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毒相关病例或咨询约占门急诊总量的3%-5%,除了严重中毒病例,还常有家长来问,孩子把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吃进嘴里会不会中毒;也有人关心,吃了工业添加剂会不会中毒,有没有解药。
  “世界上大约20%的中毒有特异性解药,但有治疗时间窗,错过就没用了。”令王丽娜印象深刻的是,成立已10年的香港中毒咨询中心,已成为一个专门为全港医护人员及病人提供中毒咨询、治疗及临床毒理学培训工作的场所。而它的一大功能就是调配全香港的解毒剂,“有的解毒剂很便宜,可能各大药房都有,但常年放着医生们却不知道怎么使用;也有的解毒剂很贵重,有保质期,不是所有医疗中心都有,可能只有疾控中心有,储备还很少。”
  新华医院的中毒研究算是有历史的。新华医院急诊医学本身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较强的临床科研实力,日常遇到的百草枯、有机磷等农药中毒案例不在少数。
  此外,检验科,检验项目齐备;高压氧舱,应对急性气体中毒,还有新华医院里的教育部与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此前该实验室长期从事重金属、铅中毒研究。
  将来,中毒咨询门诊将整合新华医院多学科力量,潘曙明更希望这能成为一簇火苗,让更多医生意识到并加入中毒相关临床与科研论证中,让我们的生活更为安全。“我们希望能形成一个跨医院的中毒防控网,培养紧缺的城市中毒防控人才,建立中毒病例快速收集汇总机制和成熟有效的诊疗规范。”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