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泳 孔同
昨天,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解放日报社主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27届解放健康讲坛上,刘中民、陈保罗、孙锟三位院长,以“冬季,请呵护我们的心脏”为主题,共议心脏健康的尖端发展与科学防护。
曙光: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
最新数据显示,心力衰竭已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2010年,全球心力衰竭患者高达2250万人,其中20%的人群患有可致心力衰竭的疾病。何为心力衰 竭?刘中民教授介绍,该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输出量减少,从而不能满足机体生理功能需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为社会及家庭带来重 重负担,据统计,患者再入院率高达26.9%,以美国为例,心力衰竭导致的非必要再住院浪费高达174亿美元。
刘中民表示,当前心力衰竭治疗 包括内科治疗、器械治疗、心脏移植与再生医学。其中,以干细胞为代表的再生医学,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曙光。干细胞治疗可修复心肌损伤、逆转心室重构,同时 修复瘢痕及损伤组织。放眼国际,全球开展的干细胞研究项目多达5000余项,进入三期的有500余项。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临床会出现许多用于干细胞治 疗的细胞药物。今后,一旦细胞药物成为一个主要治疗方式,将会颠覆传统化疗、放疗等疾病治疗方式。目前,东方医院已成为上海干细胞的产业基地,各方筹资达 2.5亿元,医院已有100余位干细胞研究人才进行相关知识产权申报和转让。
干预:步行可降低心梗风险
陈保罗教 授罗列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饮食、运动、肥胖、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情绪因素以及年龄。目前,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如 此计算,全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人。而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花费也高达4440亿美元。如何有效干预心血管疾病?西方跨世纪的研究显 示,运动可降低三成死亡率,其中尤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美国哈佛大学针对近14万名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每周有规律的三次步行,每次坚持30至45分钟,可 降低50%的心梗发生风险。
如何进行有效运动?陈保罗以太极拳为例,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显示,太极拳可降低高血压,其降血压的效 果比运动更甚。两组对照组统计发现,做太极拳一组的患者,收缩压从142毫米汞柱降至126毫米汞柱,胆固醇从5.29降至4.9,甘油三酯从4.44降 至3.83,高密度胆固醇则可升高16%。更有研究发现,运动还可改善心脏疾病领域的二尖瓣脱垂。
不过,专家也提醒,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是心血管疾病猝死的高峰期。冬日起床宜幅度缓慢,刚起床后活力不足,突然大幅度运动,神经与兴奋性会突然增高,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意外发生。有数据显 示,早上7点至9点,发生猝死的比例较其他时间高70%。冬日运动前还应做好暖身准备,适当补充营养后,再开展适量运动。
介入:围产期诊治先心病
根据原国家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先天性心脏病居于出生缺陷首位,占所有检测发现病例的26.7%。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超过13万例。孙 锟教授介绍,所谓先心病,主要是指胚胎发育早期(孕8至12周)心脏及大血管形成障碍,或出生后应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以此引起的心脏及大血管局部解剖结 构异常。
先心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欧洲一项研究表明,先心病婴儿期死亡率为6.4%,其中60%为新生儿期死亡,尤以出生后一周内为多。 如何进行治疗?孙锟表示,治疗主要分两方面,一为宫内治疗,即胎儿在母体内实现早期诊断,经母亲肚子穿刺,直入胎儿心脏开展介入治疗;二是宫腔镜治疗。两 种方法都相当安全。
专家提醒,先心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家族史、母亲病毒感染等。家族史或许难以避免,但母亲因素完全能干预。例如,有的女性怀孕 早期喝酒、抽烟,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胎儿出生缺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孕育健康宝宝至关重要。同时,高龄产妇(35岁以上)生下先心病患儿的概率更高,建 议女性最好选择在最佳育龄生育。目前,新华医院产科、小儿心血管科、新生儿科、心胸外科、遗传科、康复科等多科室协作,已成立围产期先心病诊治中心联合门 诊。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12/12/content_156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