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生命的延续 ——新华医院首例器官捐献纪实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8日 浏览次数:7803

盛旭俊

“嘟、嘟、嘟……”生命监护仪上的警报在安静的病房中不绝于耳,医护人员立即忙碌起来,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这是每天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病房中时刻都可能发生的一幕,而今天的患者刘国民(化名)却有着特殊性。

患者刘国民因急性大面积脑梗塞,于1月前收治神经外科,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病情曾一度好转,但就在家属欢心,医护人员开心时,他的病情出现了另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患者因肺部感染引起肺实变、肺功能衰竭,从而导致全身缺氧陷入了深度昏迷中。经过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虽然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肺部感染却一直无法控制。

2017427日,患者出现持续低氧饱和度状态已近20小时,经过各科室会诊认为,如患者继续处于低氧饱和状态,将严重威胁到各器官供氧,导致生命的终结。而此时的可能治疗是给予体外心肺支持(体外膜肺氧合,ECMO),让心肺休息恢复,同时保证全身其他器官的供氧。但ECMO治疗我院实战经验不足,在院部的全力支持下,在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急诊医学科、麻醉与重症医学科和护理部的全力配合下,终于为患者进行了有效的ECMO治疗,使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氧饱和度达到98%

2017的五一假期对医护人员来说,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的,因为他们时刻需要关注ECMO设备的运转、维护,保障患者的安全。但事与愿违,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的肺部病变继续向不可逆方向发展,脑部病情继续恶化,出现了继发性癫痫,脑功能逐步衰退,各种深反射逐步消失。

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我院相关专家再次对患者进行会诊,经过仔细评估后认为患者病情不可逆转。在与患者家属沟通时,虽然家属悲痛欲绝,但他们仍理智地提出是否可以在患者身后进行器官捐献。这个消息很快转达到了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小组中,工作小组在第一时间启动相关程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与家属进一步交流,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

手术前医护工作者向无私奉献的捐献者致敬

201752日晚上6点刘国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他的生命依然得到了延续,刘国民的肝脏、双肾、皮肤、角膜挽救了5名正在等待移植的患者,点燃了他们生的希望。在刘国民同志的遗体告别会中,新华医务人员亲临现场,表达了对捐献者的最深切哀思和最崇高的敬意。

一个哭闹不安的婴儿,无论是阳光的叔叔、慈祥的奶奶,还是温柔的阿姨、可爱的姐姐,都无法让他平静下来。最后却因为一个陌生大叔的拥抱,停止哭泣、慢慢微笑。因为“妈妈的心脏,数月前移植给了他”。爱,因为传递和分享而变得无止境。这是央视的一段广告,人的一生终会走到尽头,器官捐献者用他们的大爱,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延续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新华人一起来感受器官捐献者的伟大!

简单而庄严的遗体告别仪式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