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不倦,领航前行】我院AMS工作获得市“优秀执行奖”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0日 浏览次数:8448

 

58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和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联合召开“2018年上海领航行动启动会”。

全市52家参与领航行动的医疗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衣承东副主任和药政处吴文辉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顾问刘皋林教授和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上海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主持,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杨帆教授作“三网联动模式下上海领航行动计划与设想”专题讲座。会上,对获得2017年“优秀执行奖”的2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授奖,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胡付品教授介绍了上海领航行动执行情况并主持颁奖仪式,获奖代表上海儿童医院刘海峰副院长和我院医务部蒋红丽副主任作优秀单位经验分享。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增长给人类带来了重大威胁,引起全球高度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管理策略(AMS策略),自2011年开始,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展开专项整治,并在此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AMS相关政策。2017年上海市新组建了由医疗管理、感染诊疗、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和感控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家委员会——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2018年进一步提出力求“三网联动”,有机融合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细菌真菌耐药监测和院感监测的数据,协同抗菌药物管理以及医院感染、耐药菌防控工作。

我院AMS项目起步于2015年,由医务部牵头开展此项工作。AMS工作小组以潘曙明副院长为领导,医务部江来主任为组长,蒋红丽副主任为副组长,核心组员包括临床药师卜书红、微生物检验师陈峰、院感管理钱嵘、临床专家朱晓东和费爱华,秘书为李方药师和沈艳琳药政干事,以及护理部、信息科等其他成员。在团队紧密合作下, 20162017连续两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市卫生计生委药政处颁发的“年度优秀执行奖”。

2017年间,AMS小组以专题培训、下重点科室/重点区域培训、疑难感染病例MDT大讨论、医联体单位现场科普讲座、远程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还通过市卫计生委远程系统对上海市对口帮扶的28家县级医院进行了AMS管理远程系列讲座。工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精诚合作,通过行政管控,感控参与,以及建立感染科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临床药师组成的三大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临床治疗和感染预防的最佳效果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的抗菌药物管理目标。

一、加强药政管理

医务部通过完善抗菌药物相关管理制度、开展院/科两级合理用药培训、抗菌药物使用分级授权、定期处方点评结果公示、不合理处方医师约谈、月度合理用药考核、医师处方权管理、超说明书用药备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围术期预防用药信息化管理等措施,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

二、加强院感管理

院感办整合多个系统资源开展信息化监测,内容涵盖病例监测、抗菌药物使用、耐药菌监测、导管相关感染前瞻性调查等。通过耐药监测网、制定感控操作规范和各种口袋书、开展现场示范、视频培训和洗手比赛等形式加强感控,为抗菌药物管理决策和合理用药提供更多服务和支持。

三、加强用药管理

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在管理上,通过制度完善、处方点评、分级目录管理、联合信息管理科优化管理软件等提供技术支撑;在临床上,通过与临床医师联合查房、药物咨询门诊、治疗方案建议、危重患者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血药浓度检测等提供专业支撑。

四、加强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室每年耐药监测有效数据>4000株,位列上海地区前三。平时开展病原学检验、对耐药菌进行标识、建立药敏大数据、定期耐药监测分析报告院感并反馈临床,特别是开展耐药菌的主动筛查,与临床药师紧密联系,对少见菌及耐药菌的合理用药“实时速递”提供建议给临床一线。2017年被评为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优秀成员单位。

五、加强临床培训

临床专家对临床医师开展专题培训,分别从成人和儿童的角度传授相关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则和宝贵经验。平时对疑难重症进行会诊,指导临床年轻医师的抗菌诊疗。

通过努力,2017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包括门诊/急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DDD等均得以明显改善。

AMS工作小组是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MDT”,有效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新的一年,工作组将进一步探索“三网联动”管理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合、多学科协作,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测和指导,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减少细菌耐药,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