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新华医院普外科刘颖斌教授喜获第十九届吴杨医学药学奖!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8日 浏览次数:8553

第十九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颁奖典礼暨报告会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15位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优秀工作者秉持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及其在各自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荣获该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颖斌教授荣获本届吴杨奖。

刘颖斌教授带领其团队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与基础工作,尤其在胆囊癌的基础与转化治疗研究以及肝胆胰外科手术的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贡献。

胆囊癌治疗及转化研究:

针对胆囊癌缺乏有效辅助治疗手段、预后差、研究相对滞后的困境。刘颖斌教授专注胆囊癌研究20余年,在胆囊癌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多个国际首次: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裸鼠胆囊癌肝转移模型,得到了胆囊癌高转移潜能细胞株及胆囊癌转移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谱;国际上首次构建胆囊癌外显子突变谱,发现ErBb通路在胆囊癌发生和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意义(Nature Genetics,IF 29.2);国际上首先开展胆囊癌LncRNA功能及机制研究,发现并命名了胆囊癌预后相关lncRNA(lncRNA-PAGBC),揭示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重要的调控作用。更关键的是,刘颖斌教授团队以这些实验室研究为基础,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相应的转化医学研究,率先开展胆囊癌靶向药物的临床I期试验及多中心治疗的临床试验,并将精准医疗理念应用于以胆囊癌为代表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本院胆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普外科目前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胆道),2017年获批牵头建设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相关的成果获得包括华夏医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第一完成人)。

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创新方面: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术后容易复发转移。针对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切缘阳性率高、难以得到有效根治的困境,刘颖斌教授于国内率先倡导“胰头癌全系膜切除”理念,相关研究获得了解剖学证据的支持。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其显著提高R0切除率达70%,使更多胰头癌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该术式对术者在手术技巧、解剖认识以及术中决断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协同彭淑牖教授提出了一套关于安全有效进行肝尾状叶手术的策略和方法,使肝尾状叶切除走出手术禁区,成为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获得了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吴杨奖介绍: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利用社会资源与强生公司所属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了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独立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60岁及以下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

1994年至今,经过二十载耕耘,吴杨奖以其科学、严格的评选程序,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确立了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声誉和地位,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努力争取的一项殊荣。它代表着一项崇高的荣誉,是对医药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在本学科领域的发明创造、基础研究、应用转化研究以及最佳临床实践等突出贡献的认可。

本次获得吴杨奖,是对刘颖斌教授及其团队长期勤勤恳恳致力于肝胆胰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肯定,是对其在胆囊癌基础及转化治疗方向创新突破的认可,也是对其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嘉奖。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