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连线 |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6日 浏览次数:780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猛烈,

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就诊有何注意事项?

特殊患者如何安全度过“疫情”时期?

新华医院推出“专家连线”栏目,邀请院内专家,就近期患者关注较为集中的话题,给出专业解答。

 

与其它医疗科室的工作性质不同,口腔诊疗中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口鼻,高速涡轮手机及三用喷枪等口腔专科设备工作时会产生水雾,混合着患者的唾液、血液等飞沫和气溶胶,扩散到诊室的空气中,此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口罩保护,被病毒感染以及病毒传播的风险较大。为了严控疫情扩散,避免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除紧急状况外,不建议正畸患者到医院就诊。很多患者担心延期复诊会耽误治疗,但其实大部分正畸治疗的周期在2-3年,每1-2个月复诊一次,因这次疫情延迟一两次复诊,对整个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很小。

那么在疫情期间,正畸患者应该做些什么,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呢?出现紧急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下文就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01 疫情期间戴用活动矫治器或保持器患者注意事项

(1)取戴活动矫治器或保持器前需认真洗手。

(2)用清水清洗矫治器或保持器,必要时可用酒精棉片对矫治器进行轻轻擦洗消毒,但不能用热水或微波炉加热消毒以免损坏矫治器。

(3)严格按医生要求的时间佩戴,暂时不戴时需将矫治器或保持器保存在硬质盒子里,避免丢失。

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处理方法:

(1)损坏:损坏较小不影响就位可继续佩戴,如边缘锋利可用指甲刀等工具修磨,如损坏严重或无法就位需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2)松动:不影响就位可继续佩戴,若就位不良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3)丢失: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4)佩戴前方牵引矫治器或口外弓-头帽等需自行加力的矫治器需按照医生规定操作,若因疫情无法复诊需联系主治医生是否需要继续加力。

(5)上颌合垫式乳牙反合矫治器:若无法按时复诊,建议继续佩戴矫治器但不能自行随意加力。

02 疫情期间固定矫治器患者注意事项

(1)认真刷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避免啃咬坚硬和大块的食物,降低矫治器损坏与脱落的风险。

(3)戴用牵引橡皮筋的患者,每次取戴橡皮筋时需认真洗手;若橡皮筋用完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疫情期间无法按时复诊时需联系主治医生咨询是否需要继续戴用。

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处理方法:

(1)末端弓丝滑出:可用小嘴钳子或镊子夹住弓丝使其向相反方向轻微移动将其复位。若无法复位,可使用正畸黏膜保护蜡或口香糖包裹末端防止刺破口腔黏膜。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2)结扎丝或弓丝末端扎嘴:若为结扎丝扎嘴,可以采用圆钝物体比如铅笔头将结扎丝重新压到弓丝的下方。若为主弓丝扎嘴,则建议使用正畸黏膜保护蜡或口香糖包裹弓丝。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3)托槽松动或脱落:若托槽松动但无法取下,可以暂不处理,可用正畸黏膜保护蜡或小块口香糖包裹固定使其位于牙齿中心。若托槽已脱落,需用小袋子装好等待复诊时进一步处理。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4)正畸支抗钉松动:轻度松动可以暂不处理,但每天需用牙刷清刷支抗钉周围以保持其清洁,如果支抗钉松动度过大或支抗钉周围持续疼痛,需联系主治医生。若种植钉无法继续挂牵引橡皮筋,需联系主治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调整挂皮筋方案。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5)长结扎丝或橡皮链部分脱落或扎嘴:如果影响进食可用剪刀将多余部分剪断取出。

03 疫情期间隐形矫治器患者注意事项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1)取戴牙套与橡皮筋前后需认真洗手,牙套戴用前后需用清水清洁,暂时不戴时需放在牙套盒里防止污染,牙套盒可定期用酒精擦洗消毒。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2)需按照主治医生规定佩戴足够时长,每次戴上牙套后需认真使用咬胶条。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3)避免进食染色较重或坚硬的食物,减少附件损坏或脱落的发生。

(4)因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复诊:如果剩余牙套数量不足,可适当延长单副矫治器佩戴时间(2-3周更换),或仍然戴用当前牙套,或在医生同意后邮寄新的牙套。患者可拍摄口内照片发给主治医生帮助判断戴用效果。

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处理方法:

(1)牙套压迫牙龈或磨嘴:可试用指甲剪或剪刀稍稍修剪牙套。

(2)附件脱落:单个附件脱落可暂不处理,如果不影响佩戴和固位,可继续戴用牙套。如果因附件脱落而无法佩戴牵引橡皮筋或牙套固位不好,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

(3)牙套不贴合: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拍摄口内照片提供给医生,由医生判断如何处理,也可停留在正在戴的这一副牙套,不再往后更换。

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正畸突然状况的处理

(4)若当前牙套损坏,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继续佩戴当前牙套或是否戴回上一副牙套亦或是否更换到下一副牙套等。

 

来源:口腔科

作者:吴建勇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