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将该课程与战“疫”现实结合融入课程思政,达到医学人文教育目的?新华临床医学院“疫”线教学系列报道带您走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伦理学教研室。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承担上海交大医学院必修课《医学伦理学》教学任务的新华临床医学院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开展了基于超星教学系统的在线教学模式,以在线授课+自主学习+讨论答疑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打造别开生面的“云”课堂。
根据交大医学院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本学期有相同课程使用相同课程资源,新华临床医学院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作为牵头单位,全面承担交大医学院必修课《医学伦理学》27个课时的在线教学任务,要求第一时间完成课程录制,并上传到超星教学平台,同时课程克隆至其他学院,以达到“同上一堂课”目的。
为了确保2月24日(后延期至3月2日)《医学伦理学》线上教学按时开课,教研室主任李劲松带领陈颖伟、是俊凤、陈磊、陶荣、董利军等6位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在线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交流探讨视频授课适宜的方式、录制视频的方法及软件使用技巧等。李劲松主任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会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集聚最优秀的师资,提供最优质的条件,实现线上线下等效同质教学质量,充分体现出新华医学伦理的教学水平”。
2月11日,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召开第5次备课会议,进行在线教学工作布置
教研室的授课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精心准备课件和网络学习资源,迅速掌握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技术,纷纷化身“主播”,以饱满的状态反复进行课程录制,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教学干事积极协助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准备工作,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逐个上传到教学平台,将网络视频学习、课件浏览、在线讨论等环节会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党委副书记、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李劲松开启《医学伦理学》第一课
医学伦理学与战“疫”现实结合,融入鲜活的思政元素及医学人文教育,构建起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云端课堂。教研室主任李劲松在《医学伦理学》第一课上,将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之中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和疫情之下医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进行思想引领,强化了同学们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俊凤主任《医疗人际关系伦理》课程,陈颖伟主任《前沿医学技术伦理》《科研伦理》课程,陶荣主任《医学伦理委员会及医学审查》《医学伦理决策》课程,陈磊主任《生殖伦理》《人体器官移植伦理》《死亡伦理》等课程辅以视频、慕课等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学。
医学伦理学作为有重要特色的人文课程,以培养学生分析临床现实问题和面对伦理困境做出判断的能力为主,需要学生的参与度极高。新华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利军在拓展课程中,以医学伦理规范结合临床案例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分析讨轮,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授课老师按照教学日历上每堂课开始上课时间,在线上准时发出“开课贴”,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同时详细列出了阅读书目、视频、慕课、电子版教材、文献阅读资料等,用于学生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为在线教学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
教学秘书黄琦程和授课老师是俊凤主任进行课件PPT的准备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我们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在新华临床医学院的带领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切实将疫情防控工作和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教研室主任李劲松说,“我们将总结在线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持续提升,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质量”。
来源:伦理办公室
作者: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