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疗日记:新华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纪实(十四)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0日 浏览次数:6452

援鄂医疗日记

3月18日 朱升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护师

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

 

回上海后,我想好好陪陪父母

随着一声“关门大吉”,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1楼ICU病区也正式宣告闭科,剩余的部分病人将转至其他定点医院继续治疗。这是继17楼重症病房合并关闭之后,武汉三院关闭的第二个病区。这也是我进入武汉三院抗疫奋战坚守的“战场”。回想在这里工作的50多个日日夜夜,尤其是披着月色上班,迎着曙光下班的时刻。从第一次收治病人到欢送一个又一个病人出院;从第一次插管到第一次抢救……这一幕幕就像是电影一般在眼前闪过。

在这次的援鄂过程中,我有幸认识了许多来自上海的优秀护理前辈和老师,和她们工作生活相处中,不但临床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对于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有了更明确和清晰的认识,她们每一个人都为我树立了榜样,值得我去学习,我会顺着她们的足迹,努力向她们靠拢。同时,我和武汉三院的小伙伴们也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作为疫情爆发后就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一批和我年纪相仿的90后,扛起了这次抗疫的大旗,无论多么辛苦忙碌,都积极乐观的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同他们聊起疫情过后最想做的事情,她们的愿望都是极为简单——陪陪家人,或者没有压力地睡上一天。她们是这片土地上最顽强的斗士,为了脚下的热土,她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想想自己何尝不是呢?回到上海,隔离结束后,我只想回家陪陪父母,然后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不断充实自己。

医务人员是这次战疫的主力军,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可是,在他们背后,更有一批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是街头穿梭的快递小哥,还是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亦或是留守在一线的警务人员,环卫工作者等等,无数平凡朴实的国人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奉献付出,汇聚起无穷力量,扼杀了肆虐的病毒,也让生命线重新跳动增加了一分可能。

珞珈早樱初绽,武汉春日芬芳。

 

来源:援鄂医疗队

作者:朱升琦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