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使命 我院党委慰问先进党员、示范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浏览次数:5812

7月1日中午,由院党委书记唐国瑶,党委副书记、院纪委书记李劲松带队,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等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慰问团来到临床科室,慰问刚刚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示范党支部”称号的儿内一党支部、财务党支部,和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呼吸内科党支部崔志磊、内分泌科党支部王帆。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的日子,唐国瑶代表医院党委向获得荣誉的集体和个人表达祝贺,并借此机会,向所有新华党员转达诚挚的节日问候,为他们带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向他们为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

儿内一党支部

儿内一党支部

财务党支部

财务党支部

呼吸内科党支部崔志磊(左三)

呼吸内科党支部崔志磊(左三)

内分泌科党支部王帆(左六)

内分泌科党支部王帆(左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唐国瑶号召全体新华党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结合四史教育,传承新华的红色基因,将“为民惠民,守护健康”的宗旨融入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获奖支部和个人风采展示

交医示范党支部

儿内一党支部

儿内一党支部

儿内一党支部支委5人,党员32名,职工135名。儿内一党支部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附属新华医院的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思想淬炼,锻造政治力,打造坚强有力的支委班子

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支委班子的思想淬炼,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突出政治功能,紧密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五位支部委员中,3位担任科室行政正副主任,2位担任护士长,积极参加科室核心组,讨论科室重大事宜,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始终把好在医教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关。

二、实践历练,锻造引领力,打造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

坚持将党员放在重要岗位锻造,提升他们的“引领力”。在疫情防控中,党员主动报名参加援鄂、援公卫、航班保障及发热门诊和病房等一线工作,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党员立足岗位,成效显著,团队创下多个第一,获7项国自然,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5项教学课题,10余人次教学大赛获奖,奖项及课题获得者95%以上为党员。

三、管理锤炼,锻造制度力,打造常态化的党支部管理

坚持探索党员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与落实“三会一课”基本制度相结合形成党支部工作制度化,与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相结合形成党员纪律教育制度化,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形成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

四、能力锻炼,锻造服务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支部品牌

加强服务能力,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进工作。专题会议梳理流程,重点推进科室的优化服务项目,门诊大件行李寄存处,新生儿入科手册、新生儿外出转运小床改制,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应对用药不规范现象,与药学党支部共建,规范医疗行为,新生儿科被评为母婴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应对疫情防控思想工作,举办“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的主题党日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好大局,把好方向。

交医示范党支部

财务党支部

财务党支部

财务党支部现有支委5人、党员26人,下设三个党小组,所在部门职工99名。财务党支部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附属新华医院的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坚持把铸强班子、优化队伍放在首位,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支委班子和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支委班子先后有3人承担了援滇、援琼、援崇任务。疫情期间紧急组建“抗击疫情党员先锋突击队”,把挂号收费窗口作为防疫阵地,参加了发热门诊及医院流调志愿者工作等工作。

二、“树品牌、创特色、求实效”

创建“利析秋毫、融会人财”特色品牌,不断促进基层党建与实际业务的深度融合,凝练“Just Do It”、“财务与会计沙龙”、财务人“奥斯卡”等特色党建项目,积极开辟“新华财务部”微信公众号。

三、“划红线、守底线”

强调廉政教育“守住底线”,开展警示教育“划定红线”,打造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形式,支委主动整理学习材料,在各层面指导支部党员开展相关学习,遴选中纪委“清廉中国微视频展播”等部分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廉政教育等。

四、“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密切党群关系,着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难题。建立部门和班组两级核心会议制度,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与后勤支部共同开展了急诊收费班组新风系统改造项目,得到了职工的高度评价。

交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呼吸内科党支部崔志磊

呼吸内科党支部崔志磊

崔志磊同志第一时间响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召,报名参加上海市支援武汉医疗队,推迟了原定的蜜月旅行,义无反顾的奔赴武汉。大年初四随医疗队来到武汉第三医院。武汉三院一共有十个病区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他所在的病区是重症监护室病区。30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住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多数病人表现为重症肺炎合并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需要机械辅助通气。开始的时候,崔志磊医生每天要在密闭的工作空间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休息。但他说:“看到病床上一个个期待的眼神和脆弱的生命时,其他的你都会忘记了,唯有全力以赴!”由于防疫一线的防护物资紧张,病房无法使用供暖设备,医院准备的纸尿裤、暖宝宝等就成了他们的贴身防护品。他说:“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防护服、口罩等都要省着用,换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就要加足马力,能多做一点是一点。”话很简单,但是却是异常艰辛的“生死疲劳战”。崔志磊医生就这样用生命守护生命,用信念点燃信念,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不辱使命,展现着新华人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

交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内分泌科党支部王帆

内分泌科党支部王帆

一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吹响新冠肺炎抗疫号角的第一时间,王帆同志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与新华医院志愿者工作,并主动请战支援上海市临床公共卫生中心一线战疫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职责,在严寒冬日,为保证医院流动人员的安全,王帆同志参与到医院内科大楼入门登记及人员排查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帮助院内感控工作的落实,严守疫情防线。在疫情爆发的高峰阶段,护理人员极度紧缺,王帆同志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斗志,义无反顾的致力于支援上海市临床公共卫生中心的抗疫一线的临床护理工作。在为期14天不停歇的高风险、高强度工作中,王帆同志身着防护服,穿梭忙碌于恒温26摄氏度的负压病房,汗水一遍又一遍的浸润了衣服,面屏里满是汗水和雾气。而王帆同志不畏艰辛,不畏生死,始终将病人的健康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受到了病人及一线同伴的一致赞赏。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的战役中,王帆同志践行初心使命,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

 

来源: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作者:陆彩凤 陈其琪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