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初心 学四史 知院史
7月23日下午,管理党总支联合检验党支部、儿外党支部、儿内二党支部等,在科教楼报告厅开展了“秉初心、学四史、知院史”——“追寻新华红色记忆”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沉浸式党课方式进行,选取新华医院发展历程中6个值得铭记的事件,6位新华人通过深情生动地讲述,从6个剖面,多维度展现新华医院62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创业者们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创业故事和初心往事。
党务党支部施敏
“卫校大礼堂——新华初心启航”
施敏以详实的史料和珍贵的影像讲述了新华建院以来仅存的老建筑“卫校大礼堂”的往事。1958年10月4日,新华医院在这幢红墙黛瓦的大礼堂举行隆重的开业典礼。从此,成为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爱民惠民,守护健康”的人民医院。如今的大礼堂是医院药库所在地,洗尽铅华,她依然是新华盛载初心,昂首起步的地方。
检验党支部周韵斓
新华医院院名是怎么命名的?
周韵斓讲述了1957年4月,首任院长曹裕丰召开筹建处先遣部队有关人员会上征集新医院名字建议,老主任史博之教授提出“新华”院名,既体现新医院的新意,又能反映新医院新人、新事、新思想,同时还寓意新医院建成后年年、月月、天天有新的成就,立志攀登医教研的新高峰。”
党务党支部李婉莹
新华医院党组织的发展历程
李婉莹以时间的纬度中的重要时间节点,讲述了新华医院党组织最初1958年成立时的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到如今党委、7个党总支、64个党支部,党员1400余人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阐述了医院党组织发挥医院党委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为医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泛长三角医学中心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和队伍保证。
儿感染科黄丽素
致敬小儿传染病学专家顾友梅教授
1958年10月,刚刚建成开院的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诞生了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小儿传染病学专家顾友梅率先应用人工冬眠疗法抢救中毒型菌痢获得成功,并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于各种感染性休克,使得危重病例中的中毒型菌痢、暴发型流脑、重型乙脑等死亡率明显下降。儿感染科黄丽素主任以一名优秀的新华后辈通过讲述,致敬这位杰出的小儿传染病学前辈。
儿外党支部施诚仁教授
《小儿外科学》常驻新华的秘密
教材是每位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最早接触的“圣经”,承载着培育医生成长的重任。《小儿外科学》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至今计6版,新华医院均是主编单位。儿外支部施诚仁教授作为《小儿外科学》第4版主编,讲述了它常驻新华的秘密,讲述了佘亚雄、吴守义、丁文祥、李衷初等儿外科创业者肩并肩一路拓荒、传承的故事。
党务党支部吴晓菁
小小代表证背后的故事
1979年3月,新华医院率先在上海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建立起系统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党务党支部吴晓菁从一张小小的职代表为切入点,讲述1979年6月15日至6月20日,新华医院召开了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的往事。小小代表证,不仅折射出了医院群团组织民主管理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新时期新华医院工会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用新华的话语讲自己的故事;用新华的故事讲为民的情怀;用新华的情怀讲时代的精神。具有三个特点:
——珍贵的照片,洞察时空信息
——敬重的前辈,激发雄心壮志
——传奇的故事,传承发展重任
新华医院党委书记唐国瑶对这次主题党日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新华一甲子,相比沪上其他具有百年历史的医院来说,历史还不算长,但是有其特有的红色记忆。通过史料发掘,形成学“四史”系列讲座,寻找新华红色记忆,建立新华地标,以此来缅怀新华创业者的功绩和光荣传统。这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丰富了2018年提炼的新华宗旨,进一步发扬“精术、仁心、务实、奋进”的新华精神,把新华人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引导党员把学习教育与持续推进“新华服务12条”相结合,与当前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与谋划医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让“四史”学习教育更生动、更深入、更真切。
来源:党务党支部
作者: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