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第十届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励大会举行,我院杜青主任、马碧涛医生领衔的团队有一个项目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两个作品获抗击疫情康复科普作品奖。
康复医学科主任杜青(右四)团队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抗击疫情康复科普作品奖
中医科马碧涛团队获抗击疫情康复科普作品奖
上海康复医学奖
上海康复医学奖于2011年设立,是上海康复医学领域的最高科技奖项,表彰在康复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今年,上海康复医学会增设“抗击疫情康复科普奖”,表彰为抗击疫情,积极融入康复理念,制作康复科普作品,开展远程宣教与指导的科技人员和抗击疫情人员。
获奖团队风采
获奖类别: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获奖名称:儿童康复科普开发和推广
完成人:杜青、周璇、陈楠、梁菊萍、于虹、赵国云、李川、贾静、宋圆圆、李会珍、郭海滨
杜青主任带领团队率先于国内开展儿童康复科普探索,将康复知识推广给相关专业人员、大众,提升康复理念,提高儿童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率,使得常见疾病患儿可以早期介入康复干预,预防或减少残疾的发生。团队发布儿童康复相关疾病的原创科普微文562篇,微信公众号关注量骤增。2017年副主编《康复知识伴行精彩人生》,2018年、2019年分别主编《儿童康复大百科》、《陪我“玩”0~3岁宝宝运动活动指导》科普书籍;项目组通过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工作坊、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宣传等多种途径开展了有效的推广工作,率先向我国众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推广开展儿童康复科普工作,帮助当地普及儿童康复科普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获奖类别:抗击疫情康复科普作品奖
获奖名称:抗击疫情儿童康复科普作品
完成人:杜青、周璇、陈楠、梁菊萍、李欣、李川
杜青主任领衔的团队于疫情初期开始,坚持原创撰写、原创绘图,为大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疫情防控科普。疫情期间,项目组创作80篇原创抗疫儿童康复科普作品,通过“上海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微信公众号推送。其中,原创抗疫科普微文65篇,涵盖疫情防控知识、疫情居家康复,通俗易懂,生动地向大众科普防控知识,指导居家健康管理。原创康复科普视频15个,主题包括致敬逆行者、致敬白衣天使视频、居家健康操、气质舒缓操等,将居家锻炼方法以视频方式简洁明了地向大众普及。杜青主任团队的原创抗疫儿童科普作品被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等多个公众号转载或分享,公众号目前覆盖全国329个城市;澎湃新闻澎湃号专为本项目专设澎湃号,推送系列科普作品,扩大项目影响力,深受广大读者一致好评。
获奖类别:抗击疫情康复科普作品奖
获奖名称:抗击疫情,中医康复科普与您同行
完成人:马碧涛,金立伦,吴敏,阎秀菊,崔若琳,蒋思韵
为了缓解群众对新冠疫情的恐慌和对中医中药防疫使用的误区,马碧涛带领中医科青年文明号团队,第一时间通过科室公众号开展多角度、多形式、多方位的中医康复科普宣传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向社会大众推广科学防疫,科普防疫理念。自1月23日起,在中医科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原创科普40余篇,累计10余万字。内容涉及:1)疫情初期,居家隔离,高危人群如何服用提高抗病能力的防感方;2)疫情胶着期间,开展中医康复的有关宣传;3)疫情控制,如何科学复工复产等。尤其是项目组在病房开展八段锦的锻炼和视频拍摄,被新华社报道后,又被光明网、光明日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经济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宣传,影响广泛,有力地宣传了中医抗疫。
来源:科研部
作者:蒋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