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三厘米长的别针可能有上百种的用途,但决计没人会把它和5个月大的婴儿联系起来。但是安徽淮南的一名出生才5月余的婴儿却和别针玩了一场“生死速递”。
5月8日下午安徽省一名出生才5个月大的名为陈程(化名)的小朋友,在玩耍时突然将一枚别针一个囫囵就“神奇”般的吞入了胃内,他的父母在第一时间就将孩子送到了安徽省最大的医院集团-——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就诊。腹部X光显示患儿中上腹有一个长约3厘米的异物,更加出人意外的是,这个别针竟然是打开着的。也就是说别针呈V字型卡在了患儿的胃内。这远远超出了东方医院的技术范围。于是院方立即与上海某国内著名三级医院进行了网上会诊。但孩子的父母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结果——要拿这个异物只能是开刀。但孩子毕竟只有5个月大,手术的风险是相当高的。抱着丝微的希望,东方医院尝试着联系到了曾在上海以儿科著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过新华医院内镜诊治部徐雷鸣主任的诊断和分析,觉得还是可以尝试通过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术。于是这个5月大的婴儿就迎着希望的曙光进行了一场500公里路程的“生死速递”。
5月9日下午5点在安徽省东方医院门诊主任的陪同下患儿及其双亲坐了长达近三个半小时的火车顺利到达了上海新华医院。原本因周六下午休息而宁静的内镜诊治部大厅又热闹了起来。消化内镜诊治部主任徐雷鸣教授与其它医护人员特地从四面八方的家中赶到医院。于是麻醉,监护,准备内镜等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一切准备就绪,在麻药缓缓推入静脉后,陈程小朋友甜蜜的进入了梦想。这时,真正的挑战正式开始,在徐雷鸣主任的指导下张毅医师以及陈莺护士长等人的协助下。内镜延着咽喉、食道快速进入胃腔,在胃体和胃窦交界处见到那个“调皮”的别针正安静的“躺在”那里。用可旋转异物钳顺着别针的方向,将尾部圆环夹住拉入内镜玻璃帽后轻轻拉出。整个操作仅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当麻药作用逐渐消失,小陈程从美梦中醒来,又开始活泼的玩耍了。
徐雷鸣主任分析目前婴幼儿能触摸的范围要比从前更加广泛,同时婴幼儿活动潜力是很大的,远远超过我们成人的想象。新华医院消化内镜诊治部就曾多次为各种年龄段的儿童行内镜下取出食道或胃内异物,有诸如硬币、戒指、电池、甚至铁钉等,因此婴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新华医院消化内镜诊治部依托新华医院小儿内科的雄厚实力,结合内镜诊治部先进的设备和高超的操作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进行内镜检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施行小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3000余例,异物取出术1000余例,还曾创造出为出生3小时婴儿取出食管胃内异物以及给出生9个月的婴儿进行肠镜治疗的国内记录。(段言明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