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神经内科刘振国教授主持完成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与非多巴胺受体磷酸化关系及信号转导的研究》课题,日前通过由上海市卫生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对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与非多巴胺受体磷酸化关系及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在国内外首次发现:(1)左旋多巴治疗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与纹状体区CAMKII通路和PKA通路的活化引起的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上GLUR1的亚细胞分布及GluR1Ser845、831磷酸化的改变有关,5-HT1A受体激动剂能调节与运动并发症相关的GluR1的亚细胞分布,且明显降低GluR1Ser845、8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2)左旋多巴作用激活了纹状体棘状神经元内丝氨酸激酶PKC,并导致NMDA受体NR1亚单位磷酸化和亚细胞定位改变,PKC抑制剂他莫昔芬逆转了左旋多巴诱导的PD大鼠旋转行为;(3)腺苷A2A受体拮抗剂能改善运动并发症,下调纹状体区腺苷A2A受体表达的同时可抑制纹状体内PKA通路和ERK通路的过度激活。国内首次报告左旋多巴治疗可引起基底节纹状体CB1受体表达下调,CB1激动剂WIN55212-2能够调节基底节内多巴胺、谷氨酸和GABA能神经传导的作用,可能对PD运动行为异常具有改善作用。
鉴定委员会由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长征医院、长海医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国内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吕传真、陈生弟教授等参加了本次鉴定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设计合理、方法先进、结果可靠、结论可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理解和阐明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