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学科群如何建设?成人内科的发展方向在哪儿?腔镜、内镜如何形成规模,创建品牌?在11月22日至24日连续三天召开的“学科建设百日大讨论”系列活动之主题沙龙中,这三个话题的集中热议再一次掀起了本次活动的高潮。院长徐卫国、党委书记孙锟等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沙龙活动,参加讨论,并对专题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并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定目标、谈思路、提建议、谋发展。通过讨论,不仅让大家更加明确了科学未来发展方向,对各学科目前的优劣势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制定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还为今后在全院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优势学科更上台阶,一般学科寻求突破,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主题沙龙一:整合学科有事,谋求共同发展——肿瘤相关学科群建设讨论
肿瘤学科群建设是医院“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肿瘤学科群的建设,组建研究团队,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结合,成为第一场沙龙的讨论主题。肿瘤、普外、肛肠、放射、核医学、病理、超声诊断、检验、消化内镜诊治部等科室主任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讨论。
讨论围绕“肿瘤中心建立的可行性”、“如何进行标本库的规范管理”、“如何集成肿瘤相关大项目的科研团队”、“如何规范肿瘤诊治的临床路径”、“如何形成肿瘤临床诊治特色”五个主题进行。大家一致认为高标准的肿瘤中心平台建设非常必要,同时也要注重发展特色的单病种,不同的肿瘤病种设首席专家,形成大的肿瘤中心平台+若干特色单病种治疗团队。对于如何进行标本库的规范管理问题,上海市儿童环境重点实验室颜崇淮教授建议:建立由医院统一管理的生物标本库,肿瘤标本是最重要的标本之一,将标本积累到一定量有助于早期诊断、筛查和预后判断等。谈到如何规范肿瘤诊治的临床路径问题,有的主任认为临床路径规范化要形成新华特色,也有人认为可以采用NCCN2010年版指南等权威规范,以保证治疗安全与质量。肿瘤中心建设中,亚专业的协作是支撑,亚专业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出来,各专业抓一个点作为突破口。儿童肿瘤要依托新华儿科品牌寻找突破点。
党委书记孙锟在讨论中指出,学科必须做细做精,亚专业要有学科带头人,但是也要通过管理形成一个最好的团队。徐卫国院长最后作点评时强调,肿瘤学科群建设需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练方向、组建团队;学科群要促进平台共享、学科交叉和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要参考国内外肿瘤学科研究的先进经验,开展各种形式和范围的学科交流,注重临床病理等基础学科的普及与发展,从而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推动肿瘤学科群的进一步发展。
主题沙龙二:“聚焦专业特色,铸造新华品牌”——成人内科发展方向探讨
在“聚焦专业特色,铸造新华品牌”—成人内科发展方向探讨的主题沙龙上,主持会议的吴晔明副院长明确了本次讨论的目的,即“如何确定新华成人内科的发展方向,如何聚焦成人内科发展特色?围绕“审视差距,确立‘战略目标’,制定‘战术计划’,我们的学科离一流学科有多远?
“如何辐射和服务医院内的其他学科?”、“如何激发内科激情创造内科品牌?”等核心问题进行了一次互相启发、查找问题、切磋良策的“头脑风暴”。
八位成人内科专业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成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真知灼见。结合本专业找差距,部分学科虽然在科研和学术上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临床方面还比较薄弱,主任们纷纷提出了所在专业硬件软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开展的技术,建议内科各专业与急诊的亚专业要合理区分,有利于成人内科各专业的发展,应建立普内病房和MICU,建立心脏中心,也希望院部对成人内科在今后的几年给予大的优惠政策。
徐院长最后在总结时指出,内科这么多年来为医院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医院将加大对成人内科的发展支持力度,提供配套的支持,肾脏内科应加强与泌尿外科的联动,消化内科的发展以内窥镜为突破口,血液科的移植要规模化,呼吸科建立呼吸机治疗中心,五年内最大规模发展心血管内科,建立心脏中心,引进最好的心导管专家,内分泌加强以疾病为主,展开学科群的发展。
主题沙龙三:“提升知名度,创建新华品牌”——腔镜和内镜发展研讨
腔镜和内镜在我院涉及专业众多,开展的数量不少,但名气不大,如何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腔镜中心建立的可行性?如何提升知名度,形成新华特色、创建新华品牌?
在11月24日召开的第三个主题沙龙把主题确定为“腔镜、内镜如何形成规模,创建品牌”。与会专家们认为腔镜和内镜依赖于器械,在腔镜和内镜上要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如达芬奇机器人(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和单孔腔镜,目前国内开展的不多,容易形成医院的医疗特色和竞争力。内镜/腔镜要把平台建设好,在开展成熟的腔镜技术同时,还要追赶前沿,不断开展单孔腹腔镜、腹腔镜脾脏全切除等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要注重团队人才的配置和培训,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中心是公共平台,可以采用租借的方式,改善流程,提高质量和效率。徐卫国院长对此次沙龙的几个提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医院在不久的将来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大力推进常见病的腔镜治疗,形成规模,创建品牌。
三场主题沙龙的开展,各科室从各自的角度将每个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摆出来,提出实质性的问题,以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思广益的大讨论,大家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基本形成共识,对学科发展方向逐渐趋于明晰、一致,对梯队建设的目标和现有梯队如何完善也基本形成了思路,形成“优势最大化”是学科群建设中的关键,希望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模式,促进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娄月芬 李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