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聚气 谋划学科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 浏览次数:4440

 

——“学科建设百日大讨论”在新华广泛开展 

 

当前,新华医院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成为摆在全体新华人面前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步伐,打造医院可持续发展动力,医院将学科建设的规划摆上了医院发展重要日程,郑重决定:以医院第五届科教节为契机,在第四季度组织全院职工紧紧围绕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展开深入讨论,在全院范围掀起“学科建设百日大讨论”活动的高潮。决定要求:各专业以科室为单位提出发展的目标、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活动要做到精心组织、充分动员,人人参与、扎实推进,广开言路、汇聚民智,达到“轰轰烈烈大讨论,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成效。

一场激发全院职工智慧,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医院学科发展的“学科建设百日大讨论”正在全院火热开展。

2010年是医院“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二五”面临开局的重要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新华医院新一轮的学科建设,如何清醒地认识学科建设遇到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又立足长远地展望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发动一场全院大讨论迫在眉睫。院长徐卫国在第五届科教节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此次大讨论要正确处理好的十大关系,以及所衍生的相关问题都是本次学科大讨论的核心议题。党委书记孙锟也希望广大员工在“学科建设百日大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前途,谋发展,献良策,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腾飞之路。

高水平的医院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支撑,而高水平的科研离不开高水平的设备支撑。医疗设备如何支撑学科的发展?作为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部率先响应,在9月21日邀请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影像医学科、口腔科、超声中心等临床科室主任,举行了主题为“医疗科研设备如何更好的支持学科发展”的座谈会。资产管理部主任钱明理主任在会上介绍了我院医疗设备配置的“十二五”规划。研讨会为资产管理部与临床科室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沟通的平台,管理部门和临床部门的专家共同为医院的建设出谋划策。主持会议的副院长李劲松表示,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将紧扣医院整体发展的方向,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配置,将极大提升医疗、科研技术的水平。根据医院学科发展需要,资产管理部门正主动把握医院建设发展机遇,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建立全程化、信息化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为医院的学科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助推力量。

在10月8日医务部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成人与儿童骨科、普外、肛肠、儿内科等20余位科主任人济济一堂,主任围绕 “内外科学科资源整合”、“成人与儿科学科的整合”、“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及瓶颈口”等核心话题进行了一次互相启发,又切磋良策的“头脑风暴”。专家们逐一对这所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真知灼见。大家纷纷指出,新华拥有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其临床优势突出,这一优势能为基础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应该充分用足这一重要的资源;在医院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内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在学科建设上只有摒弃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随着百日大讨论的不断深入,各个专业学科也正结合所在学科的“十二五”规划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10月9日,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联合支部组举行了“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座谈会。神经外科李世亭主任、心胸外科梅举主任分别介绍了所在学科的“十二五”规划,认真分析了本科室的现状及在国内本专业所处于的位置,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本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两位学科带头人一致认为,只有以创新求变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破解影响和制约专科发展的“瓶颈”,才能促进新华学科的大发展。会议特别邀请了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大麟、我院院长徐卫国、党委副书记顾琦静等领导参加。徐卫国院长表示,各学科要主动把握医院发展的机遇,医院会为专科的发展提供配套的支持。他希望类似的学科讨论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为全院范围的学科大讨论提供有益的指导。

据悉,为期一百天的学科大讨论结束后,医院将从“十二五”学科规划的高度,依据医院现有学科现状和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调整学科布局,并且转化成具体的措施,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1支部施敏)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