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讲堂邀请申康中心副主任郭永瑾来院开讲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9日 浏览次数:6395
5月18日下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郭永瑾副主任作客新华大讲堂,带来主题为“市级医院绩效管理”的精彩演讲,我院院长孙锟、党委书记吴皓等党政领导、中层干部以及科室骨干共200多人到会。
“两切断、一转变、八要素”是市级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要求,围绕这一关键词,医院将着力提高诊治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的能力,注重内涵质量提升,优化病种与手术结构,提升难度,提高医疗质量。在医教研同步发展基础上,关注临床服务,提升临床能力。
“两切断、一转变、八要素”
根据国家医改要求,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核心要求为“两切断、一转变、八要素”,两切断为切断科室经济收入指标与医务人员考核之间的直接挂钩关系、切断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科室经济收入之间的直接挂钩关系;一转变为彻底转变以科室收减支结余为基数的分配模式,着力转变运行机制;八要素为将八要素(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病种难易度、成本控制、费用控制、患者满意、医德医风和科研与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与分配。郭主任提出改革要深入推进、做深做实,医院要重点关注二次分配,“两切断、一转变、八要素”要在二次分配中有所体现,二次分配应有效传递并强化新分配模式的激励导向。
优化住院病种结构提高病种难度
病种难度评价目的是科学合理评价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引导市级医院收治难度相对较高的病种,从提高住院业务量转变为优化住院病种结构,提高病种难度。在14家综合性医院中,新华医院病种组数较高,收治的住院病人病种较广,综合性较强;病种难度指数(CMI)略低于平均数,病种难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三四级手术评价目的是科学合理评价手术量和难度,引导市级医院从注重手术数量转变为优化手术结构,鼓励医院开展三四级手术。在14家市级综合性医院中,目前新华医院三四级手术数位列中游,但三四级手术占比位列较后位置,手术难度还有提升空间。目前病种难度考核与三四级手术考核已纳入院长绩效考核附加分内,并在每半年院长书记会上公布数据。
33个病种评价的目的是开展同一病种的院际比较分析,促进医院相互借鉴与思考,引导医院加强管理、合理控费、规范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2015年1季度,市级医院33个病种的病例数占出院总人数的17%,占出院总费用的29%。我院择期PCI、小儿肺炎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3个病种病例数占市级医院总数比例10%左右,且费用控制好,在全市三级医院中绩效具有代表性。
郭永瑾副主任的演讲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也为我院下一步推进内涵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医院将在这一轮的临床科室绩效考核与分配改革中,贯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市级医院转变运行机制与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根据医院新“十二字”方针,加强内涵质量、疑难疾病诊治、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和学科群建设的激励导向。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结合学科建设方向和十三五规划,保持目前的病种广度,同时结合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逐步提升病种难度与手术难度。着力将新绩效模式传递至科室二次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力争将医院打造成一所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泛长三角区域医学中心,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绩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