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全文转载自《宣传通讯》 编辑:吕东卉
《宣传通讯》编者按
主题教育期间,新华医院坚持以改革创新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医院行风向上向善,形成党政协同合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本刊介绍新华医院的一些具体做法,供读者学习参考。
聚焦落实“四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新华医院党委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聚焦落实“四联”机制,着力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主要做法
联组学习,坚持“走深走实”。新华医院党委在主题教育启动初期,即从多维度扎实推进理论学习。截至目前,已举办读书班8.5天,专题研讨8次,“1+3+X”述学9次,班子成员专题党课14次,班子成员个人自学1866学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学习128次,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59次。同时创新学习方式,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携手举办为期两天的联组学习。
联手调研,做到“身入”“心到”。主题教育期间,新华医院围绕重点学科发展需求,聚焦入选申康专科排名的学科,针对科室提出的瓶颈和困难,逐一分析、逐一破题,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与步骤。同步推进三组联手专项调研:一是肿瘤综合诊治中心调研,二是“提质增速、科学筹划奉贤院区建设”调研,三是“放射科学科人才及党支部建设”调研。以上调研共确定调研课题12项,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调研团队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题座谈、院外交流等共计172次,平均每项课题调研15次,并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进行典型案例解剖。
联动整改,力求“真查实改”。以问题清单形式扎实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形成问题清单11项、整改措施清单44项。聚焦关心关爱退休职工,启动“薪火助老”计划,号召全院青年党员联合行动,为离退休职工献爱心。新华医院“薪火助老”计划开展电话访谈356次,联手调研15次,联动整改3次。针对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反映深夜用餐不便问题,党委联合后勤服务部开设“深夜食堂”,为手术室提供夜宵点心。医院门诊进一步提升“适老服务”能级,完善便民箱配备,优化门诊区域开放人工挂号收费窗口和75岁以上老年优先挂号收费照顾专窗服务。
联推发展,着眼“整队建列”。立足医院干部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新华医院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选优、育好、用准、严管4大机制8项重点任务。启动 “学科攀峰计划”,坚持以临床为根本,以创新为使命,重点资助支持临床学科发展,分设重点研究型临床学科、优势学科、重要薄弱学科三类。加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深化新华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型后备人才梯队储备计划——新华医院CLIMBER计划的实施,组团式专科运营助理队伍建设与考核,实战性地培养和发现管理人才,锤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取得成效
精术仁心、务实奋进,落地落实利民之事。新华医院党委秉承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基于资源整合一体化”建设初心使命,基于问题导向,完善肿瘤中心建设方案,制定高通量二代测序肿瘤基因检测等规范化流程。加快新华医院奉贤院区项目推进,确保各项建设衔接到位,采用多种手段有效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确保结构封顶的目标节点不变;优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以老吾老、推己及人,办实办好助老之举。锚定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聚焦“助老”“适老”,打造常态长效机制。成立“薪火助老”志愿工作室,建立基层党支部“健康互助”结对帮扶机制,提高高龄老职工对新华医院的归属感。提升医院“适老化”服务水平,制定老年科病人跌倒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从门急诊转运至病房的安全流程,设置无障碍设施……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医疗需求。
圆有其规、事有其法,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在收集整理汇总临床一线、职能部门党员群众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华医院学科(科室)攀峰计划管理办法》《新华医院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等9项文件制度,明确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启动相关工作。健全新华医院CLIMBER计划(第二批)成员日常培养管理,制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计划,召开CLIMBER成员沙龙。拓展多种实战性培养途径,选派1名副处级管理干部到奉贤区委挂职,1名CLIMBER成员到医学院培养锻炼,1名援藏医疗人才赴藏,开展2次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专班会议。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主题教育期间,新华医院“以实而治”,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高水平的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坚持对照先进找差距,坚持创建全生命周期医学中心的目标不动摇,坚持以改革创新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医院行风向上向善,以此形成党政协同合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