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组建于2018年。研究所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整合本院从新生儿到100岁全生命周期心血管领域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的优势资源,以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心血管疾病为研究目标,探索心血管发育和损伤修复的病理本质,研发新的防治方法。研究所目前拥有全职PI (课题组长)8人,其中3人获“国家杰青”,3人获“四青人才”。

研究所先后承担基金委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项目及上海市科研项目等16项,取得系列重要发现,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Cell stem cell、Circulation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Proc Natl Acad Sci USA、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菁英临床科研创新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陈丰原,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兼职讲席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 卫生部北京医院住院医生, 获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医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美国Mayo Clinic完成博士后(NIH Postdoctoral Fellowship)训练。先后担任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医学院和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医学院助理教授, 副教授,教授 (终身教职)。

长期从事血管疾病损伤和修复机制的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国际权威杂志 (包括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Clin Invest,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ATVB, Hypertension, Stroke等),共发表160余篇SCI论文。先后担任Frontiers in Integrative and Regenerative Pharmacology主编,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等10余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研究领域 :

1)免疫炎症与心血管疾病

2)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

3)糖尿病导致的血管损伤

孙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儿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998年于第二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学机制研究、诊断学新方法研究,及介入治疗新材料研究,宫内儿科学领头人。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上海市卫健委集群项目等,以通讯或共通讯作者身份分别在Circulation、Hypertensi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2023年荣膺2022年度“十大医学杰出贡献专家”称号。

研究领域 :

1)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学机制研究

2)先心病诊断学新方法研究

3)先心病介入治疗新材料研究

张力,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心血管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FESC)专家会员。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多本核心期刊编委;长期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临床重大需求为导向,从事干细胞与血管损伤修复和重构机制及干预研究,推动介入治疗器械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交叉研究。在包括Circulation、 Circulation Research、Cell Stem Cell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个人荣获“树兰医学青年奖”、“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菁英临床科研创新奖”等多项荣誉奖项。

研究领域:

1)冠心病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2)干细胞与血管损伤修复和重构机制及干预研究

张冰,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2006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2006-2010年分别于佐治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做博士后研究,2011-2015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获美国独立科学家奖。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育生物学分会执委、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心血管衰老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以及血管生物学会会员以及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和香港科技资助局的评审专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科学实验室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上海市高水平创新团队激励计划”等多项基金支持。在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合计三十余篇。

研究领域:

1)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2)心血管发育和再生的机制

3)基因编辑

4)基因和细胞治疗新技术

赵健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员,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青年科学家专项获得者,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1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同年进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工作,2013年8月作为引进人才受聘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2022年3月作为引进人才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现为新华医院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长,任卫健委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主要从事代谢调控发育的机制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青年863等项目支持下,在代谢失调诱发生殖发育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以通讯/一作在Circulation(2篇)、Eur Heart J、J Hepatol、Nat Commun(9篇)、Adv Sci、Cell Rep(4篇)、STTT(3篇)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1篇,获专文评述9次,被引2750次,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一等奖。

研究领域:

1)代谢调控发育的机理

2)代谢失衡的致病机理

付成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理学会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六年制,2010年于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0-2019年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磷酸肌醇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和相关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通讯作者身份分别在PNAS、Science Advances、以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

研究领域 :

1)磷酸肌醇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

2)血管新生的调控机理

3)心肌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

于昱 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课题组长。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微量元素分会委员、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专家库专家、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客座主编、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CTMC)客座执行编委、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科学编委。Biological Research等十余个杂志审稿专家。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心血管发育及重塑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已发表文章共计81 篇,SCI论文45 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含共同)在EbioMedicine, Cell Death Disease,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6篇。出版专著3部,参与编译。申请发明专利1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余各级课题共计十余项。

研究领域:

1)重要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垫、瓣膜及血管发育异常类先心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2)重要转录因子在心血管重塑中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骆江云,副研究员。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青年项目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资助。中国生理学会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22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任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PI。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青年项目,以通讯作者身份分别在Circulation Research、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以及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研究领域:

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发生的代谢机制研究

2)运动调控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研究

谢和辉,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华医院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兼职PI。199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3年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系做访问学者。2013-2017年,担任中南大学血管与转化医学中心“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至今,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是973计划课题、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在Stroke、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SCI收录文章近5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奖等。Front Pharmacol的Review Editor,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临床药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者。从事心脑血管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研究领域 :

1)环境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机制

2)脑卒中与血管新生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