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经略,男,外科学博士,201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师从结直肠外科专家崔龙教授。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毕业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目前任结直肠肛门外科主治医师,从事结直肠外科工作,以结直肠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和结直肠癌的全程化、个性化综合诊治为专业方向,注重患者的功能保留和术后恢复。勤奋上进,热爱学习,以成为“三镜一体、内外兼修”的具备现代化综合诊治能力的结直肠外科专科医生为目标:即掌握微创腔镜外科技术(机器人/腹腔镜)、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技术、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思维和解决能力(显微镜);融汇腔内操作与腔外手术、兼修内科理论与外科功夫。年参与完成三四级手术300余例,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500余例。致力于在根治性手术的前提下为直肠癌患者保肛。参与采用双吻合器技术、经肛门脱出式直肠癌手术、经内外括约肌间直肠癌根治术(ISR)、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taTME)等保肛手术近百例,并在初诊保肛困难、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术前降期转化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思想端正、敬业爱岗,疫情期间投身临床急诊一线,参与救治急性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消化道穿孔、坏死性筋膜炎等急危重症患者数十例。积极响应疫情缓解后的医疗恢复工作,复工以来已参与三四级手术130余例。
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立足于临床问题,以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异质性为研究方向进行系列性、贯续性的研究。致力于探究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从肿瘤异质性出发,找寻新的药物分子靶点,探索解决现有抗肿瘤药物耐药问题的新思路。近五年以第一、共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60,其中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Theranostics、Oncogene等知名国际期刊。提出CCBE1-VEGFC信号轴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重要意义及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可能。主持国家级大学生科创项目(结题)、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项目(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研)。
教学方面,承担外科基地临床教学任务,除集体教学活动外,单独带教实习生、规培生、委培生70余人。作为导师组成员参与2名学术型硕士及2名八年制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带教,此外,曾作为上海市结直肠肿瘤研究中心模式动物板块的主要管理人,负责AOM-DSS小鼠肠道肿瘤发生模型、APC小鼠肠道自发成瘤模型、裸鼠后肢三级淋巴结转移模型、肠癌肝肺转移模型、CDX裸鼠皮下成瘤模型、活体小鼠肠段闭合毒素吸收模型等结直肠肿瘤领域相关模型的构建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