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最重要手段。
(一)配备手卫生设施:
1、洗手设施: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传染病门诊等重点部门以及病房治疗室和各诊疗科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采用脚触式、肘式或感应式开关。
2、洗手用品:各临床科室必须使用皂液洗手,禁止使用固体肥皂。
3、干手设施:使用一次性纸巾、消毒小毛巾干手,避免使用共用大毛巾擦手,有条件可用风干机干手。
4、快速手消毒剂:手消毒剂应使用一次性包装。治疗车上、ICU病人床旁必须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不便于洗手的场所亦必须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二)手卫生方法分类
(三)手卫生具体要求:
1、一般洗手或手消毒原则:
1)当手部有可见污物,或被蛋白性物质污染,或有血液或其它体液污染的明显痕迹时,应用皂液和水或抗菌皂液和水洗手;
2)如果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建议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一般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一般洗手方法:普通皂液+流动水。
1)流程:
2)具体揉搓步骤见下图图 六步洗手法
4、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等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5、手消毒方法(流程):
6、外科手卫生指征:
1)手术室、产房、人流室进行各类手术前均应进行外科洗手;
2)导管室进行有创介入治疗前应进行外科洗手。
7、外科手卫生方法:
1)流程:
★ 免刷手、免冲洗外科手消毒液: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要求,按以上流程洗手、干手后取适量的免冲洗外科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直至消毒剂干燥。 2)注意事项:
(1)手卫生区域应安装钟表、洗手程序及说明图。
(2)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脱去手套,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3)洗手池应每日清洁。
8、手套使用情况下的手卫生要求:
1)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2)手套只能作为洗手的附属品而不能代替洗手。
3)当一次活动结束时,或怀疑手套破损时,以及不同的病人之间应取下手套并洗手。
4)对橡胶手套过敏者,必须备有其它材质的手套以供使用。
9、手套的使用指征:
1)接触病人,手可能被污染时;或接触粘膜、病人体液时,应戴清洁手套。
2)工作人员接触传染病人时、做支气管镜或类似检查时,应戴清洁手套。
3)处理传染病人与可疑传染病人污物,应戴清洁手套。
4)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戴无菌手套。
5)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6)进行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四)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
1、培训对象
1)有可能接触病人的所有医务人员。
2)重点培训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科室医务人员及护工、助理护士、工勤人员、实习生、进修人员。
2、培训内容
1)手卫生指征
2)手卫生方法
(五)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1、监测要求: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手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双手采样监测。监测的重点部门包括各型ICU、新生儿室、母婴室、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透析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等。
2、监测方法:被检人手消毒后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涂擦同时转动棉拭子,然后,用灭菌剪刀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或用酒精灯火焰烧烤),将棉拭子一端投入10ml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中,送检。
3、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见表)
表 医院各类环境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