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和儿研所承担六个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浏览次数:5111

□ 记者 施敏 通讯员 陶晔璇

上海市第三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近日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实施。在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将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线,重点围绕五大方面,实施47个项目的建设规划。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共承担6个建设项目,分别是:建立新华医院儿童创伤急救中心、胎儿生长发育环境相关因素监测与干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不良的早期筛查、上海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系统管理、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技术实施与评估和学生超重肥胖群体干预的优化实践。

技术平台和中心体系建设是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共有13个建设项目。新华医院急救中心项目是其中医疗急救中心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以新华医院为依托,建设本市东部地区儿童创伤急救中心,提升东部地区儿童创伤急救能力和儿童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水平,在空间布局上进一步满足儿童急救可及性和时效性需求,健全全市儿童创伤急救网络。

在25个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项目建设中,我院和儿研所在“出生缺陷综合预防”项目中分别承担了“胎儿生长发育环境相关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以早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环境相关因素并干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技术实施与评估”项目,以试点开展唐氏综合症(DS)产前筛查与干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系统管理”项目,建立上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与预防”项目中,我院承担了“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不良的早期筛查”项目,建立婴儿期发育性髋关节不良标准化筛查流程和网络。此外,我院儿研所还承担了学生超重肥胖群体干预的优化实践,建立学生超重、肥胖群体干预优化模式。

据悉,所承担的六项建设项目的资金将悉数到位。我院将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瞄准国际最先进的公共卫生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并以此为契机,使我院在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发展和提高。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