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9日 浏览次数:8946

 

单炯/文

又到橙黄橘绿时。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已进入第三年。迄今,我院内外妇儿等14个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已招录培训医师255名,学历结构为博士47名,硕士130名,本科78名。培训医师除大部分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以外,还有来自上海复旦、同济、二军大,以及浙大、首医等二十余家外省市医科大学。其中,上海本地生源约占三分之一。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培训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的培训基地已改变以往只培训本医院、本系统、本区域住院医师的模式,而真正开始吸引全国生源,实现毕业后教育同质化的初衷。

在上海医改的总体思路中,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上海五项基础工作之一。两年多来,培训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1年5月市卫生局联合市教委制定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办法》。文件规定,凡应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通过研究生推荐免试和全国统考,经研究生入学复试和住院医师招录,获得学位衔接项目资格者,可在完成为期3年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规定的各项考核后,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在我院培训的78名本科生中,有55名医师有望在规范化培训结束时获得硕士学位。学位衔接这一举措,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生参加规范化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强调了住院医师培训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对培训医院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和医教研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院秉承多年严谨治学的临床教学传统,通过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在2011年12月市卫生局专家组关于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督导中,受到专家们充分的肯定和好评。督导组专家一致认为,院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临床医学院的大教育平台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架构,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为培训提供有力保障,而培训基地主任负责制以及带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真正意义上保证了临床培训质量。目前,我院已有22名博士、34名硕士通过上海市住院医师结业综合考核,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我院的培训工作也继续在思考中求开拓,在创新中求完善。首先,我们依靠医院的学科优势和独特资源,开展特色培训。在上海的四家儿外科基地中,我院是唯一的综合性医院。为弥补目前的医学本科教育中缺少儿外科常见病教程,以及其他医院的外科基地大多无条件提供儿外科疾病临床教学,造成大部分外科医师今后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时对儿外科常见疾病诊治能力普遍低下这一现状,我院在外科医师的培训细则中,加入了2-3月的小儿外科轮转计划。同时,也借鉴美国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模式,安排儿外科医师参加2-3月的成人普外科轮转。根据培训计划的调整,设置相应的培训大纲、业务讲座及考核要求。基于这项培训实践的相关研究《中美儿外医师培训的比较和我国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探索》已于近期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2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重点项目。其次,我院尽力为住院医师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旨在扎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技能。我院腹腔镜模拟实训室已完成基本配备开始启用。外科、儿外科培训基地利用现有的腹腔镜简易模拟器,开展腹腔镜下套圈、剪切、钳夹、剥离、缝合等基本技能培训。至年底,实训室还将增添一台腹腔镜手术模拟器,届时,住院医师有机会训练外科、儿外科、妇产科的腹腔镜手术。

总之,我们希望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契机,最大程度上发掘住院医师的潜力,培养住院医师的能力,切实提高年轻医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换言之,在全市39家培训医院的横向比较中,我院培训工作的实绩,是各培训基地教学质量的真实反映,更是我院总体实力的一个缩影。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