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我国每年54.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浏览次数:9564

  

记者  唐闻佳

心脏性猝死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昨天的“上海心脏节律论坛2012”上,专家援引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披露的信息提出,我国每年有54.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呼吁公众提高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心律失常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病,轻则影响生活,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不到1%,绝大部分患者没来得及到医院就已死亡。专家强调,心梗、心衰、心功能不全、有骤停经历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性治疗。

目前,安装植入型心脏除颤器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之一,但费用较高,且使用一定期限后需更换。据此,早期预防成为专家一再强调的内容,它包括合理饮食、有规律的作息等。比如年轻人不要经常熬夜,应戒烟限酒,饮食切忌过于油腻。此外,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应定期体检,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要定期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考虑到心律失常的隐匿性与突发性特征,论坛上还传出消息,国际上和国内部分临床研究中心正从基因角度开展心脏性猝死相关研究。“根据不同的基因,可以指导临床上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案,提高预后效果。”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告诉记者。

此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办。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